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要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2025-02-06 00:02: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两系法是利用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作母本,恢复系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以获得杂种优势的方法。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基本上与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相同,但由于两系杂交水稻所用的不育系属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其育性的稳定性受控于光温条件,在长日照高温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可以制种;在短日照低温下,不育系的育性发生转化,自交结实,繁殖本身,不能制种。因此,在两系制种时,要根据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特点,抓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确定好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扬花安全期。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最关键的技术是选择安全抽穗期。父母本抽穗扬花期的安排,不仅要考虑天气的好坏,而且必须使母本处在稳定的不育期内抽穗扬花。为了掌握不育系稳定的不育期,首先必须明确导致该不育系不育的起点温度(如培矮 64s为 23.3℃,香 125s为 23.1℃),然后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分析,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必须日平均温度高于24℃,日最低气温不低于20℃,光照时数必须长于14小时,从而保证其育性安全转换为不育。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如在6月底至7月上旬抽穗,易受到低温的影响而导致制种失败,如果在8月下旬抽穗,则大多数光温敏核不育系已进入转换期。因此,在稳定的不育期内再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然后根据安全抽穗期来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期。培矮64s和香125s在长沙的安全抽穗期如表1。

表1 培层64s和香125s的安全抽穗期

(2)培育壮秧,建立高产群体结构。一是要秧田施足基肥,培育多蘖壮秧。每公顷秧田播父本种子150千克,母本112.5千克,秧田与大田比为1∶5;二是要插足基本苗,母本225万/公顷以上,父本60万/公顷以上。父母本行比为2∶16,尽量增加母本苗数,使有效穗达到300万/公顷;三是要合理施肥。前期重施基肥,一般施尿素150千克/公顷,碳酸铵300千克/公顷,氯化钾75千克/公顷,过磷酸钙375千克/公顷。中期一般在插后1周追施复合肥促分蘖,分蘖期父本再偏施一次肥,后期喷施壮籽肥。

(3)适量、适时喷施九二〇。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的关键是适时适量喷好九二〇,将母本穗层拉高至低于父本10~15厘米,提高异交结实率。当不育系始穗5%左右时,选择晴天上午喷施九二〇,用量视各个不育系对九二〇的敏感程度而定。如培矮64s属钝感型,需300克/公顷左右,甚至750克/公顷;香125s属敏感型,只需150克/公顷,连续2~3次喷完。

(4)去杂去劣,确保种子质量。两系制种除注意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外,还需特别注意自身混杂(即同一植株上产生杂交种和不育系种子)。在采用三系制种的防杂保纯措施外,对不育系自身混杂还应采用下列防杂保纯措施:一是若不育系在幼穗分化期由于遇低温所引起育性波动,应采用化学杀雄法控制自交结实;二是要高标准培育“早、匀、齐”的壮秧,做到早分蘖,分蘖齐,抽穗齐,避免抽穗不整齐而造成自身混杂;三是适时收割,避免由不育植株的地上节长出的分孽苗正常结实而造成自身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