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

2025-02-01 09:01:5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骗婚的规定,因欺诈而登记结婚也是有效的婚姻,受法律保护的。那么,骗婚罪成立条件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一方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婚姻为诱饵,隐瞒真实,假借结婚而骗取财物,事后携款逃跑,数额较大的,涉嫌,建议及时报警。骗婚是否构成,要看结婚的目的是什么,是结婚还是钱财。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回答2:

现在生活中骗婚的情况也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因为无法找到结婚的对象,这时会通过“交易”的方式来寻找对象,通常都是男方家支付一定的“礼金”,然后让女方家同意将女儿“嫁给”对方。但是由于这种急于结婚心里作祟,很多时候男方没有顾忌到骗婚问题,所以很容易上当,在按照约定支付了结婚彩礼之后,最终却没有与对方缔结婚姻关系。

1、男性骗婚。通常表现为和富裕的女性假结婚,离婚后获得巨额经济补偿。和前妻“假离婚”,一旦和第三人骗婚成功,离婚后获得经济财富便再婚;
和高龄富裕女性结婚,女方死亡后,获得巨额财产的合法继承权。
2、女性骗婚
(1)为骗取财产假离婚后和其他男子再结婚;
(2)为骗取准生证和其他男子再结婚的;
(3)利用男方病态缠身、神志模糊,结婚后,骗取对方转移财产、侵占对方财产的;
(4)利用儿女的不孝使老年人再婚,骗取财产的。
遇到骗婚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刑事救济途径
如果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材料后发现有犯罪事实,且诈骗金额在2000元以上就应当立案侦查,但因犯罪嫌疑人已经逃匿,公安机关无法在短时间内将之追捕归案,造成刑事案件无法处理,其骗婚行为也无法从事实和法律层面进行认定,进而受害人的婚姻关系也无法定性,势必造成该骗婚婚姻关系长期处于待定性状态,期间受害人将无法重新缔结新的婚姻关系。基于此利害关系,受害人选择刑事法律就行救济将无法挽回损失,同时还将给其造成持续损害,为此只有选择民事救济途径。
2、民事救济途径
如果当事人选择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立案后,查明涉及骗婚事实,因涉及诈骗犯罪,法院应当立即中止诉讼,并将案件移送到公安机关处理。这样又回到了前文所述刑事救济的困境。为此,当事人如急需了断这段婚姻关系,说不得只有违心隐瞒骗婚事实,仅以婚前认识时间短,婚后性格不和,一方下落不明,双方未真正建立起夫妻感情或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这方面入手。审判实践中,多是以双方未建立起夫妻感情而解除婚姻关系。由结了婚但又是孤家寡人的一方起诉离婚,因对方当事人下落不明,得采取公告形式送达,两次公告,最快也得半年才能彻底解决。而且,起诉方要提供对方在下落不明前的经常居住地为其住所地及分居满二年的证据。
好律师网参考

回答3:

从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问上看,以婚骗财的诈骗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产在婚姻关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财的犯罪故意是认定婚姻诈骗犯罪的重要构成要作。二,在客观行为上,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财物之后,行为人将财物用于个人挥霍。为了掩盖诈骗事实,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为人有时也会将骗取的钱财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钱财在实质上仍被行为人个人控制和支配可以报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