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原卫生部出台规定,医疗机构病床与护士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1:0.4,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护士条例》再次明确这一标准,但时至今日,这仍然只是一个难以落实的“参考标准”。
一方面,医院“一床难求”矛盾日渐突出,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不少一线护士脱下“燕尾帽”或表现出较强离职倾向,护士成为离职高发人群。两方面趋势作用之下,“床护比”不但难以迅速提高,反而面临持续降低的危险。
扩展资料:
医院护理资源流失有增无减,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工作压力大,与正常收入不匹配;二是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通道狭窄,绝大多数护士终身都只能是普通护士;三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护理工作尊重不够,加之医患关系紧张,护士执业环境欠佳。
但客观而言,这些情况在医生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只是由于医疗系统有重“医”轻“护”倾向,有时护士比医生压力更大、晋升更难、委屈更多。
故此,缓解医院护理资源短缺的矛盾,需要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以解决。首先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并实行医药分开、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为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和医护人员获得体面薪酬待遇,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
在此基础上,还须完善护理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使公立医院能及时补充护理资源;改革职务任用和职称评定机制,拓宽护理人员行政职务通道和专业技术职务通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广州日报:“床护比”不达标是对医改尖锐拷问
按国家卫生部要求,到2010年,临床护士与床位比应达到0.4?誜1的标准。
我国400多家综合医院护士严重不足,卫生部将出台政策调整医院编制比例,提高护士配置数量。对此,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昨天表示,明年本市三甲医院都要达到病房护士与床位比为0.4:1的标准。
目前要求护士和床位比为0.376:1的配备标准的,但是现在,三级医院只有40%,二级医院只有20%。
这应该和医院的业务和服务范围有关系,如果医院比较繁忙,配的肯定多一点,如果是小医院的话,配的应该就少一些。我叔叔所在的一个县级市医院,他们病床和医护人员的比率是100:35这样,就是说100张病床配备35个护士,其他的医院应该在这上下浮动不大的范围内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