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需八年级上册各科的期末复习提纲

2024-12-30 07:20: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at the monment=now
at least 区别之处
beafraid of sth`doing
Excuse me(事前) I'm sorry(事后)
once 一次 twice二次 three times 三次 time(时间)+s
perhaps=maybe
play用于表达进行体育运动时,通常后面的名词不加任何冠词;而用来表示演奏乐器时,名词前加定冠词the.
put on----take off
表示颜色的词语:red yellow black blue green white purple pink grey goldon brown siloer orange
常见的体育运动:football basketball badminton volleyball polo soccer hockey baseball等
肯定也:too(句尾),also(句中) 否定也:either(句尾)
肯定回答不能缩写.
帽子 hat cap straw
名次性物主代词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宾格 人称代词
mine my me I am
yours your you you are
hers her her she is
his his him he is
its its it it is
ours our us we are
theirs their them they are
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
用来问路:
wich is the way to ........?
how can I get to ...........?
can you tell me .........?
Is there a .........?
职业名称:nurse policeman farmer editor governor cleaner driver engineer soldier等

三角形(复习教案)
【例1】如图所示,△ABC中,AB=AC,D在BC上,且BD=AD,DC=AC,求∠B的度数。

思路点拨:只要把“等边对等角”这一性质用在三个不同的等腰三角形中,然后用方程思想解题,列方程的依据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解:∵AB=CD(已知)∴∠B=∠C(等边对等角)
同理:∠B=∠BAD,∠CAD=∠CDA,设∠B为X0 ,则∠C=X0 ,∠BAD=X0
∴∠ADC=2X0,∠CAD=2X0,在△ADC中,∵∠C+∠CAD+∠ADC=1800
∴X+2X+2X=180,∴X=36
答:∠B的度数为360
注:用代数方法解几何计算题常可使我们换翻为简。
练习1: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AC上一点,并且AB=AD,DB=DC,

若∠C=290,则∠A=___
练习2: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例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
求证:AO⊥BC
思路点拨:要证AO⊥BC,即证AO

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根据三线合一定理,只要先证AO是顶角的平分线即可。
证明:延长AO交BC于D
在△ABO和△ACO中,AB=AC(已知),OB=OC(已知),AO=AO(公共边)
∴△ABO≌△ACO(SSS)

∴∠BAO=∠CAO
即∠BAD=∠C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D⊥BC,即AO⊥BC(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与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评注:本题用两次全等也可达到目的.。
练习:
如图所示,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
求证:BD=CE

【例3】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思路点拨:本题为文字题,文字题必须按下列步骤进行:(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3)写出证明过程。
如图,在△ABC中,AB=AC,P是BC边上任一点,过点P作PM ⊥AB于M,PN ⊥ AC于N,作BE⊥AC于E。
求证:PM+PN=BE
证明:作PQ ⊥BE于Q
∵BE⊥ AC,PN⊥AC,∴BE ‖PN ∵PQ⊥ BE,AC⊥BE ∴PQ ‖ NE, ∴QE=PN。
∵AB=AC ∴∠ABC=∠C ∵PQ‖ AC ∴∠QPB=∠C ∴∠ABC=∠QPB 又∵∠PMB=∠BQP=900 BP=PB,
∴△PMB≌△BQP(AAS)∴PM=BQ ∴PM+PN=BQ+QE=BE
注:对文字题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画好图形,写出已知、求证,按步骤解题。
练习: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差等于一腰上的高。
【例4】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是AB上一点,过D作DE⊥BC与E,并与CA的延长线相交于F,
求证:AD=AF
思路点拨:要证AD=AF,需证∠1=∠F,而∠1=∠2,∠2落在△BDE中,∠F落在△FEC中,因为DE⊥ BC ,所以它们都为直角三角形。∠F与∠2的余角分别为∠B与∠C,由已知可得∠B=∠C,因而结论成立。

证明:在△ABC中 ∵AB=AC ∴∠B=∠C (等边对等角) ∵ DE⊥BC
∴∠DEB=∠DEC=900 (垂直定义)
∴ ∠2+∠B=900 ,∠F+∠C=90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 ∠2=∠F(等角的余角相等)
∵ ∠1=∠2 ∴ ∠1=∠F(等量代换)
∴ AF=AD(等角对等边)
注:要注意“两头凑”的分析方法。本题还可以“作AG⊥BC与G”,则AG‖FE来证。
练习1:如图AC=AD,∠C=∠D,
求证BC=BD(试不用三角形全等来证)

练习2: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AC、BC上,且DE‖AB,DF⊥DE,交BC的延长线与点F.
求证:CD=CF

【例5】如图所示,∠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
求证:BD+EC=DE
思路点拨:由DE‖BC,得∠3=∠2
∵ ∠1=∠2 ∴∠1=∠3 ∴DB=DF,同理CE=EF。从而问题得证。

证明:∵DE‖ BC(已知) ∴∠3=∠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F平分∠ABC(已知) ∴∠1=∠2(角平分线定义)
∴∠1=∠3 ∴DB=DF(等角对等边)
同理 EF=CE ∴BD+EC=DF+EF,即BD+EC=DE。
注:在三角形中一般是角平分线+平行线得等腰三角形。
练习:如图,BF平分∠ABC,CF平分∠ACG且DF‖BG.问DB、EC和DE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请证之。

【例6】 图中,已知BC⊥AC,DE⊥AC,点D是AB的中点,∠A=300,DE=1.8,求AB的长。

思路点拨 :又∠A=300可得在Rt△BAC,Rt△DAE中BC=1/2AB,DE=1/2AD,又点D为AB 的中点可得
BD=AD =1/2AB,于是可得DE=1/4AB
解:∵∠A=300,DE⊥AC,BC⊥AC,(已知)
∴DE=1/2AD,BC=1/2AB(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又∵AD=1/2AB, ∴DE=1/2AD=1/4AB,即AB=4DE=4*1.8=7.2
注: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300的角就意味着边的2倍关系了,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进行计算。
练习1:在Rt△ABC中,∠C=900,若∠B=2∠A,则边AB与BC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
【例7】 如图,在△ABC中BD⊥AC于D,∠BAC=2∠DBC.求证:∠ABC=∠ACB.

思路点拨:由∠BAC=2∠DBC联想到作∠BAC的平分线,想办法证∠BAC的平分线垂直BC,即可得证。
证明:作∠BAC的平分线AE交BC于E,交BD于O,
则∠BAE=∠CAE=∠DBC.
∵BD⊥AC(已知)∴∠ODA=90°(垂直定义)∵∠AOD=∠BOE(对顶角相等),
∴∠OEB=1800-∠BOE-∠DBC=1800-∠AOD-∠CAE=∠ODA, 即∠OEB=900
∴∠ABC+∠BAE=900,∠ACB+∠CAE=90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ABC=∠ACB(等角的余角相等)。
注:要善于观察,积累辅助线的作法,本题还可用加倍小角来证明:即在∠ABD内作∠DBF=∠DBC交AC于F.
练习:如图 在△ABC中∠1=∠2,∠ABC=2∠C.求证:AB+BD=AC。

【例8】如图 ,在△ABC中,AD为中线,∠BAD=∠DAC
求证:AB=AC。
思路点拨:从现有条件分析,在△ABD与△ACD中,∠1=∠2,AD=AD是公共边,D是BC的中点,即BD=DC具有“两边一对角”对应相等,无法断定全等,因AD是中线,就想到可把中线AD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解此题。

证明:延长AD到E,使DE=AD,连结BE。
在△ACD和△EBD中 AD=DE, BD=DC, ∠ADC=∠EDB
∴△ACD≌△EBD(SAS)
∴BE=AC,∠BED=∠C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BAD=∠DAC(已知) ∴∠BED=∠BAD(等量代换) ∴AB=BE(等角对等边)
∴AB=AC(等量代换)
注: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延长加倍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另外在等腰三角形中,常作一腰的平行线或作底的平形线,从而构造新的等腰三角形。
练习:如图,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延长线上且BD=CE,连接DE交BC于F。
求证:DF=EF。

三、小结:
1、本节课首先回顾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并利用其定理进行了有关计算和证明。
2、在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有:(1)、作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中线。(2)、在三角形的中线问题上,我们常将中线延长一倍,这样添辅助线有助于我们解决有关中线的问题。

勾股定理(又叫「毕氏定理」)说:「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边长的平方等於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据考证,人类对这条定理的认识,少说也超过 4000 年!又据记载,现时世上一共有超过 300 个对这定理的证明!

我觉得,证明多,固然是表示这个定理十分重要,因而有很多人对它作出研究;但证明多,同时令人眼花缭乱,亦未能够一针见血地反映出定理本身和证明中的数学意义。故此,我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选出了 7 个我认为重要的证明,和大家一起分析和欣赏这些证明的特色,与及认识它们的历史背境。

证明一

图一

在图一中,D ABC 为一直角三角形,其中 Ð A 为直角。我们在边 AB、BC 和 AC 之上分别画上三个正方形 ABFG、BCED 和 ACKH。过 A 点画一直线 AL 使其垂直於 DE 并交 DE 於 L,交 BC 於 M。不难证明,D FBC 全等於 D ABD(S.A.S.)。所以正方形 ABFG 的面积 = 2 ´ D FBC 的面积 = 2 ´ D ABD 的面积 = 长方形 BMLD 的面积。类似地,正方形 ACKH 的面积 = 长方形 MCEL 的面积。即正方形 BCED 的面积 = 正方形 ABFG 的面积 + 正方形 ACKH 的面积,亦即是 AB2 + AC2 = BC2。由此证实了勾股定理。

这个证明巧妙地运用了全等三角形和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来进行。不单如此,它更具体地解释了,「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的几何意义,这就是以 ML 将正方形分成 BMLD 和 MCEL 的两个部分!

这个证明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在於它的出处。这个证明是出自古希腊大数学欧几里得之手。

欧几里得(Euclid of Alexandria)约生於公元前 325 年,卒於约公元前 265 年。他曾经在古希腊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城工作,并完成了著作《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收集了过去人类对数学的知识,并利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体系,对后世数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书中的第一卷命题 47,就记载著以上的一个对勾股定理的证明。

证明二

图二

图二中,我们将4个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放在一个大正方形之内,留意大正方形中间的浅黄色部分,亦都是一个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 c,其余两边的长度为 a 和 b,则由於大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於 4 个直角三角形和中间浅黄色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所以我们有

(a + b)2 = 4(1/2 ab) + c2
展开得 a2 + 2ab + b2 = 2ab + c2
化简得 a2 + b2 = c2

由此得知勾股定理成立。

证明二可以算是一个非常直接了当的证明。最有趣的是,如果我们将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翻转,拼成以下的图三,我们依然可以利用相类似的手法去证明勾股定理,方法如下:

图三

由面积计算可得 c2 = 4(1/2 ab) + (b - a)2
展开得 = 2ab + b2 - 2ab + a2
化简得 c2 = a2 + b2(定理得证)

图三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这证明最先是由一个中国人提出的!据记载,这是出自三国时代(即约公元 3 世纪的时候)吴国的赵爽。赵爽为《周髀算经》作注释时,在书中加入了一幅他称为「勾股圆方图」(或「弦图」)的插图,亦即是上面图三的图形了。

证明三

图四

图四一共画出了两个绿色的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浅黄色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不难看出,整个图就变成一个梯形。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我们得到∶

1/2(a + b)(b + a) = 2(1/2 ab) + 1/2 c2
展开得 1/2 a2 + ab + 1/2 b2 = ab + 1/2 c2
化简得 a2 + b2 = c2(定理得证)

有一些书本对证明三十分推祟,这是由於这个证明是出自一位美国总统之手!

在 1881 年,加菲(James A. Garfield; 1831 - 1881)当选成为美国第 20 任总统,可惜在当选后 5 个月,就遭行刺身亡。至於勾股定理的有关证明,是他在 1876 年提出的。

我个人觉得证明三并没有甚麼优胜之处,它其实和证明二一样,只不过它将证明二中的图形切开一半罢了!更何况,我不觉得梯形面积公式比正方形面积公式简单!

又,如果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看,证明二和证明三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它就是需要到恒等式 (a ± b)2 = a2 ± 2ab + b2 了。虽然这个恒等式一般都包括在中二的课程之中,但有很多学生都未能完全掌握,由於以上两个证明都使用了它,往往在教学上会出现学生不明白和跟不上等问题。

证明四

(a) (b) (c)

图五

证明四是这样做的:如图五(a),我们先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在最短的直角边旁向三角形那一边加上一个正方形,为了清楚起见,以红色表示。又在另一条直角边下面加上另一个正方形,以蓝色表示。接著,以斜边的长度画一个正方形,如图五(b)。我们打算证明红色和蓝色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刚好等於以斜边画出来的正方形面积。

留意在图五(b)中,当加入斜边的正方形后,红色和蓝色有部分的地方超出了斜边正方形的范围。现在我将超出范围的部分分别以黄色、紫色和绿色表示出来。同时,在斜边正方形内,却有一些部分未曾填上颜色。现在依照图五(c)的方法,将超出范围的三角形,移入未有填色的地方。我们发现,超出范围的部分刚好填满未曾填色的地方!由此我们发现,图五(a)中,红色和蓝色两部分面积之和,必定等於图五(c)中斜边正方形的面积。由此,我们就证实了勾股定理。

这个证明是由三国时代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所提出的。在魏景元四年(即公元 263 年),刘徽为古籍《九章算术》作注释。在注释中,他画了一幅像图五(b)中的图形来证明勾股定理。由於他在图中以「青出」、「朱出」表示黄、紫、绿三个部分,又以「青入」、「朱入」解释如何将斜边正方形的空白部分填满,所以后世数学家都称这图为「青朱入出图」。亦有人用「出入相补」这一词来表示这个证明的原理。

在历史上,以「出入相补」的原理证明勾股定理的,不只刘徽一人,例如在印度、在阿拉伯世界、甚至乎在欧洲,都有出现过类似的证明,只不过他们所绘的图,在外表上,或许会和刘徽的图有些少分别。下面的图六,就是将图五(b)和图五(c)两图结合出来的。留意我经已将小正方形重新画在三角形的外面。看一看图六,我们曾经见过类似的图形吗?

图六

其实图六不就是图一吗?它只不过是将图一从另一个角度画出罢了。当然,当中分割正方形的方法就有所不同。

顺带一提,证明四比之前的证明有一个很明显的分别,证明四没有计算的部分,整个证明就是单靠移动几块图形而得出。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接受这些没有任何计算步骤的「证明」,不过,我自己就非常喜欢这些「无字证明」了。

图七

在多种「无字证明」中,我最喜欢的有两个。图七是其中之一。做法是将一条垂直线和一条水平线,将较大直角边的正方形分成 4 分。之后依照图七中的颜色,将两个直角边的正方形填入斜边正方形之中,便可完成定理的证明。

事实上,以类似的「拼图」方式所做的证明非常之多,但在这裏就未有打算将它们一一尽录了。

另一个「无字证明」,可以算是最巧妙和最简单的,方法如下:

证明五

(a) (b)

图八

图八(a)和图二一样,都是在一个大正方形中,放置了4个直角三角形。留意图中浅黄色部分的面积等於 c2。现在我们将图八(a)中的 4 个直角三角形移位,成为图八(b)。明显,图八(b)中两个浅黄色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应该是 a2 + b2。但由於(a)、(b)两图中的大正方形不变,4 个直角三角形亦相等,所以余下两个浅黄色部的面积亦应该相等,因此我们就得到 a2 + b2 = c2,亦即是证明了勾股定理。

对於这个证明的出处,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出自中国古代的数学书;有人相信当年毕达哥拉斯就是做出了这个证明,因而宰杀了一百头牛来庆祝。总之,我觉得这是众多证明之中,最简单和最快的一个证明了。

不要看轻这个证明,它其实包含著另一个意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容易察觉的。我现在将上面两个图「压扁」,成为图九:

(a) (b)

图九

图九(a)中间的浅黄色部分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可以用以下算式求得:mn sin(a + b),其中 m 和 n 分别是两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而图九(b)中的浅黄色部分是两个长方形,其面积之和是:(m cos a)(n sin b) + (m sin a)(n cos b)。正如上面一样,(a)、(b)两图浅黄色部分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将两式结合并消去共有的倍数,我们得:sin(a + b) = sin a cos b + sin b cos a,这就是三角学中最重要的复角公式!原来勾股定理和这条复角公式是来自相同的证明的!

在证明二中,当介绍完展开 (a + b)2 的方法之后,我提出了赵爽的「弦图」,这是一个展开 (a - b)2 的方法。而证明五亦有一个相似的情况,在这裏,我们除了一个类似 (a + b) 的「无字证明」外,我们亦有一个类似 (a - b) 的「无字证明」。这方法是由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Bhaskara; 1114 - 1185)提出的,见图十。

(a) (b)

图十

证明六

图十一

图十一中, 我们将中间的直角三角形 ABC 以 CD 分成两部分,其中 Ð C 为直角,D 位於 AB 之上并且 CD ^ AB。设 a = CB,b = AC,c = AB,x = BD,y = AD。留意图中的三个三角形都是互相相似的,并且 D DBC ~ D CBA ~ D DCA,所以

= 和 =
由此得 a2 = cx 和 b2 = cy

将两式结合,得 a2 + b2 = cx + cy = c(x + y) = c2。定理得证。

证明六可以说是很特别的,因为它是本文所有证明中,唯一一个证明没有使用到面积的概念。我相信在一些旧版的教科书中,也曾使用过证明六作为勾股定理的证明。不过由於这个证明需要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而且又要将两个三角形翻来覆去,相当复杂,到今天已很少教科书采用,似乎已被人们日渐淡忘了!

可是,如果大家细心地想想,又会发现这个证明其实和证明一(即欧几里得的证明)没有分别!虽然这个证明没有提及面积,但 a2 = cx 其实就是表示 BC 上正方形的面积等於由 AB 和 BD 两边所组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亦即是图一中黄色的部分。类似地,b2 = cy 亦即是图一中深绿色的部分。由此看来,两个证明都是依据相同的原理做出来的!

证明七

(a) (b) (c)

图十二

在图十二(a)中,我们暂时未知道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有甚麼直接的关系,但由於两个相似图形面积之比等於它们对应边之比的平方,而任何正方形都相似,所以我们知道面积 I : 面积 II : 面积 III = a2 : b2 : c2。

不过,细心地想想就会发现,上面的推论中,「正方形」的要求是多余的,其实只要是一个相似的图形,例如图十二(b)中的半圆,或者是图十二(c)中的古怪形状,只要它们互相相似,那麼面积 I : 面积 II : 面积 III 就必等於 a2 : b2 : c2了!

在芸芸众多的相似图形中,最有用的,莫过於与原本三角形相似的直角三角形了。

(a) (b)

一个月提到语文成绩

1.背字典。不是在开玩笑,本人10年前亲自使用过,效果超乎想像!当然,发明这个方法的不是我,是已故名家钱忠书老先生;
2.每天坚持写一段200字的豆腐块,没必要要求字字珠玑,主要是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你的脑子里缺少哪些词汇;
3.多看一些伟人传记。不仅能起到励志的效果,对于丰富作文的内容和给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即使暂时看不懂也要每天都读几篇文言文。读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语感,经常的接触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好处;
5.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来就用汉语去理解文章。学着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此方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6.没事的时候多参加一些成语接龙等的游戏;
7.每天早上起来,哪怕是走走路,新鲜的空气也会让你的思想生活更加丰富;
8.偶尔做首诗,不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可以知道你的词汇到底够不够,哪方面的词汇量不够;
9.尽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网络语言;
10.尽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非主流词汇;
11.多看点高考试卷的精析文章,而非一味地做试卷。有时候吃透一篇好的试卷精析比闷着头做十套卷子管用;
12.对于高考语文的前三项题目,在平时训练中,遇到自己做错的拿本子记下来,没事的时候翻翻,无须特别记忆也一样能记得住;
13.感觉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英语,地理等其他科目不知道如何提高成绩时,关注笔者后续文章;
14.做词汇选择题目的时候,对于近似的词汇,多念几遍,培养语感。别以为语感可有可无,早早晚晚他会让你大吃一惊;
15.阅读文章完成题目类试题,在读文章的时候切不可一字一句死抠,也不能一目十行。只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第一感觉;
16.针对作文进行专项训练:一周一篇作文,切记构思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时不时练习一下为某段话拟个题目;
17.不要试图压题,猜题。只需要按照正常复习步骤循序渐进即可;
18.针对各种文体的文章做下专项练习;
19.写作的时候要收放得体,别搞得憋半天好容易憋出个思路,一下笔就收不住,记住一句经典成语:过犹不及!
20.培养自己的想像能力;
21.每天看看电视新闻,读读报纸!至少30分钟;
22.在兜里准备一个手掌大的小本和笔,碰到好的语句和词汇,记下来。可不是只有在看书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准备记;
23.每天看十五分钟广告。经典的广告往往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24.培养反向思路,换个角度能让你的文章先声夺人。当然,要在言之成理的范围内;
25.培养在作文中驾驭情感的能力;
26.多看看《荷塘月色》,多体会修辞的运用;
27.不要以为名著读得多就等于语文学得好;
28.看看小小说,试着写两篇。小小说惜墨如金的精简能让你养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29.多记两首诗,尽量用诗人的角度理解诗歌;
30.早上大声朗读课文,不仅是用声音,还要用心读;
31.看到一个新的问题想一想有什么例证;
32.每周练习一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段话;
33.平时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字体工整。你没必要字写得比司马南还好,但至少应该让人认为你是在很认真地答卷;
34.以上方法没必要各个都用,随便挑几个适合你的。笔者当年只是使用了其中的6种方法,一个月内语文成绩由原来的110提高到了137(满分150)。坚持下去,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收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