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跟随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是谁,他们最后的结局都如何了?

2025-02-06 03:06: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应该说这十兄弟最后还算不错,比较赵匡胤不是朱元璋,他比较仁慈。

十人之中,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贇和赵匡胤关系密切,都参与了陈桥兵变,在宋朝建国之后一度权力很重。之后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一招,轻松夺回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兵权,而韩重贇则早在之前,就因私自培养亲兵而被赵匡胤杀害。杀人之前赵匡胤没有任何查证,因为培养亲兵,正是自己壮大实力、发动兵变的途径,面对威胁到自己宝座的人,赵匡胤不会有任何的手软。我想石守信他们之所以会立刻辞官,也正是因为赵匡胤的铁腕手段和残酷的作风吧。

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的关系,显然有着亲疏远近的差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可能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参与兵变,成为开国功臣。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升迁最慢,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可能较为疏远。

要说最重要的当是石守信,他的功劳最大,辅助能力最强,最后杯酒释兵权,然后大量敛财。资历较深,后周恭帝时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是太祖“义社十兄弟”中第三个建节的,成为后周的高级将领。“陈桥兵变”时在京城里为内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确保了太祖登基。

建隆元年李筠、李重进反宋,石守信均为主帅,在太祖亲自督战下,迅速平定叛乱。已加同平章事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权,即请求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名义,专任天平军节度使。太平兴国9年死,终年57岁

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这四人虽然也是义社兄弟之列,但是都没有得到宋太祖过多的重用,历史中的记载也仅仅是以武官的身份参加过几次战斗,或许在义社兄弟中,他们本就属于锦上添花的外围人物,从而被历史所遗忘。

回答2:

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可能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

回答3:

赵匡胤是非常有头脑的一个人而且还是一名武将。

回答4:

十兄弟肯定是死了到现在都几千年了不死才怪

回答5:

最后这几个人都是封王拜相了,过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