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日梨园侍宴》
年代: 唐 作者: 沈佺期
九重驰道出,三巳禊堂开。画鹢中流动,青龙上苑来。
野花飘御座,河柳拂天杯。日晚迎祥处,笙镛下帝台。
2.《梨园弟子》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头垂泪话梨园,五十年前雨露恩。
莫问华清今日事,满山红叶锁宫门。
3.《幸梨园观打球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武平一
令节重遨游,分镳应彩球。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
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4.《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5.《梨园小部》
年代: 宋 作者: 蔡襄
倾宫晨起传轻妆,山殿生风夏日长。
小部新声落天上,无人知是荔枝香。
6.《风流子·梨园花柳地》
年代: 宋 作者: 利登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欢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飙。
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
梨园弟子白发新
唐白居易
《长恨歌》
多少梨园声在
宋韩元吉
《好事近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自言梨园旧籍
金吴激
《春从天上来·小序:会宁府遇老姬》
梨园太平乐府
金吴激
《春从天上来·小序:会宁府遇老姬》
梨园往事泪沾赏
清王士祯
《秦淮杂诗》
梨园四部弦管
宋柳永
《倾杯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居易
《琵琶行》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意思是戏子舞女的鬓发已经白了,宫中的侍女也青春不再。
“梨园弟子”即唐玄宗训练的乐工舞女。梨园即是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玄宗精通音律,又酷爱度曲,“选坐部妓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意思就是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练歌舞,随时应诏表演,这些人便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后“梨园弟子”用来泛指戏曲演员。椒房指的是后宫妃子们居住的场所,因以花椒和泥抹墙而得名。阿监即宫中的侍从女官,青娥则是年轻的宫女。
这两句诗使用了唐代宫中的两类典型的人作为例子——戏子和宫女。这两类人的特点都是年轻貌美。戏子和宫女都生白发、红颜老去,说明了时间易逝、韶华难留。
这两句诗用了对偶和类比的手法,具体、形象地表现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复的悲伤和感叹,有说服力,让人心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