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单链RNA病毒,成熟病毒颗粒中有两个相同的拷贝,两条一样的单链RN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
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衣壳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衣壳内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组、酶(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来自宿主细胞的成分(如tRNAlys3,作为逆转录的引物)。
扩展资料
在感染HIV后2-6周,会有一个急性感染期。这个阶段,病毒在人体内迅速增殖,并攻击免疫系统,所以会产生一些类似得病的症状。经过两周左右的增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不再急速增加,免疫系统也会暂时适应,病毒进入潜伏期。
到这个时候,症状就会不药而愈。在很多症状中,只有四种症状是需要注意的:发烧(38.1以上)持续4天以上,严重的喉痛,全身性皮疹(不痒不痛),水样性腹泻(每天5次以上)。
这四种症状中,至少会有三种,而且必须有发烧。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持续一周以上。在高危性行为后10-20天内出现。要是没有以上症状,那么感染几率微乎其微,要是不放心,可以在高危性行为四周以后去疾控中心免费检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HIV
HIV 是单链(+)RNA 病毒的典型代表。成熟病毒颗粒中有两个相同的拷贝,两条一样的单链RNA。该正义链进入宿主细胞后,可以直接作为mRNA链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也可以通过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作用,生成双链。
之后双链解旋,再以负链为模板,在RDRP作用下,生成双链后再解旋,生成新的正链。
扩展资料:
HIV 的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IV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义单链RNA病毒
HIV是单链RNA病毒。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扩展资料:
病毒的核酸包括双链DNA(dsDNA)、单链DNA(ssDNA)、双链RNA(dsRNA)、单链RNA(ssRNA)等不同类型;病毒颗粒中的组成成分有简有繁,有的用颗粒自带专门用于病毒复制的核酸酶,有的则无。
有些RNA病毒的RNA并不仅有一个分子,如流感病毒有8条负链RNA,呼肠孤病毒科有11-12条dsRNA,布尼亚病毒科有3条非共价闭合的环形负链RNA,每一条RNA即为一个或多个基因,目前这种核酸分节段的现象仅出现在RNA病毒中。由于病毒种类繁多,核酸类别不同,因而病毒的复制机制不尽相同。
RNA病毒的复制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前者为负链、双链、大部分正链RNA病毒的复制方式,后者为逆转录病毒的复制方式(并不是所有RNA病毒都可以逆转录,RNA病毒≠逆转录病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NA病毒
HIV是单链RNA病毒。
艾滋病病毒(HIV)颗粒呈球形,直径90 nm~130nm。病毒的核心呈中空锥形,由两条相同的单链RNA链、逆转录酶和蛋白质组成。核心之外为病毒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含有核衣壳蛋白质。最外层为包膜,包膜上的糖蛋白有刺突状结构,是HIV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位点和主要的中和位点。
现有两型HIV:HIV-1和HIV-2,它们主要区别在于包膜糖蛋白上。HIV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同的病毒株之间差异很大,甚至同一毒株在同一感染者体内仅数月就可以改变,使原中和抗体失去中和效能,这给HIV疫苗的研制造成很大困难。
目前在全球流行的HIV-1毒株已出现三个组,即M、O和N 组,其中M组又可分为A到J共10个亚型,而且亚型间的重组体已有发现。HIV-2现有A~F共6个亚型。
目前也有学者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对HIV-1进行分群,如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所利用的辅助受体的不同(CCR5、CXCR4),分为R5和X4毒株;或根据宿主范围及复制特性不同,分为非合胞体诱导株(NSI)和合胞体诱导株(SI);有毒力株和无毒力株;快/高型和低/慢型等。
扩展资料
与DNA病毒相比,RNA病毒更加容易导致疾病,对宿主更加致命,更容易突变,因此种类更多,更难研制有效疫苗,难以预防。RNA病毒的抵抗力普遍比DNA病毒弱,治愈也更容易。但也有例外,例如双链RNA病毒的抵抗力就很强,逆转录病毒的治愈就极其困难。
常见的RNA病毒有:艾滋病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全部流感病毒,鼻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登革热病毒,轮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SARS 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马尔堡病毒,一小部分噬菌体(大部分噬菌体都是DNA病毒)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IV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NA病毒
.
HIV 是单链(+)RNA 病毒的典型代表,
像楼上有人说的“传信息为RNA的都是单链”纯属扯淡,
RNA 也分正链负链,可以配对出 dsRNA
双链 RNA 病毒:呼肠孤病毒、双核糖核酸病毒科等
单链 RNA 病毒:HIV(正链)、埃博拉病毒(负链)等
双链 DNA 病毒:疱疹病毒、天花病毒等
单链 DNA 病毒:小DNA病毒科
小DNA病毒科是最小、最简单的核糖核酸病毒,朊病毒更小但只是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