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这句诗的意思是: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
出处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译文对照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全诗译文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诗意赏析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写作背景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意思是:看见云之灿烂就想到(杨贵妃)衣裳之华丽美艳,看见牡丹花之艳丽就想到(杨贵妃)容貌之光彩照人。
这两句诗以云喻衣,以花喻人,都是用来描述杨贵妃的花容月貌之惊艳。
把杨贵妃的衣服,写成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的玉容,又进一步用带着露珠的娇艳牡丹来比喻杨贵妃,人、花交融,使杨贵妃的容貌形象更加完整饱满。
扩展资料: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两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一,诗的全文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意思是: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平调词三首
看见美丽的云彩就想到杨贵妃衣裳的华丽美艳 看见艳丽的牡丹花就想到杨贵妃的容貌光彩照人
写给,不,应该说是献给杨贵妃的。
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
这三首诗前后呼应,天然混成,香浓美艳,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杨贵妃也?牡丹也?亦或杨贵妃就是牡丹也?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据史料,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李白给大家的印象是狂放不羁,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力士脱靴,贵妃磨墨”。可就样一个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在42岁那年,得到了道士吴筠的推荐,就高唱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叮咛妻子:“归来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以为自己马上就可以登台拜相了。谁知玄宗召他,是看中了他的文才,给了一个翰林待诏的身份,看起来地位很显赫,皇帝身边的红人,但没有一点军国实权,说句不好听的话,也就和宫廷弄臣差不了多少,并不是叫他来帮助治理国家的。就是这样一个闲差事,朝廷也没让他呆多久,前后跨三年,实际一年多,李白过得十分郁闷。终于有一天,李白在一帮小人诽谤攻击声中,被皇帝厌弃,拿点钱给打发出宫廷。
所以说,李白的藐视权贵,放情山水,更大程度上是理想破灭之后的无可奈何和愤世嫉俗。而他对一个地方官员韩荆州极尽奉承之能事,更使人对他的人品产生怀疑:“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说其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又何其肉麻也。
中国知识分子素有庙堂情怀。范仲淹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以在下观之,忧其君者众而忧其民者寡,忧其君者先而忧其民者后。盖因唯有忧君方可入庙堂,入庙堂方可忧民,所以中国知识分子一生最大愿望就是跻身庙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削尖脑袋也要钻进体制内。
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化淳”,河清海晏,天下太平。要达此目的,必须依附君王。最好是作帝师,如姜子牙、诸葛亮,近代大儒章太炎、拥袁“六君子”之一的杨度;其次为帝友,如严子陵、李泌;随着封建君主制的成熟,君主权柄越来越集中,帝师、帝友不可再得,知识分子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为帝臣乃至帝奴了。
意思是: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
一、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译文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三、出处
唐·李白《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一》赏析
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