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兰亭序
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画的作者是阎立本,唐代早期画家,擅长画人物肖像和人物故事画。
画面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面上,机智而狡猾的萧翼和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其神态维妙维肖。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不仅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而且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
该画描绘了唐太宗遣萧翼赚兰亭序的史事。
兰亭序七传到释智永,智永和尚将近百岁才去逝,圆寂前,将兰亭序交给弟子辩才和尚,嘱咐妥善保管。辩才把它当做至宝,在方丈屋的梁上,凿了一个大洞,来收藏兰亭序,世人难得见到。
唐太宗非常喜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共搜集二王真迹三千六百件。遇有闲暇就和宰相魏征讨论二王书法,魏征说:“右军活着时,最喜欢兰亭序,今天藏在辩才那里。”太宗惊奇地说:“真有这回事?我很想立刻把它拿到手。”魏征说:“辩才把兰亭序看得比他的脑袋还重要,要想索得,可不那么容易。”
太宗下了一道圣旨,召辩才和尚到长安,故意拿假的兰亭序给辩才看,辩才却装糊涂告诉太宗说:“右军写这篇序共三百二十四字。只恨王家收藏的真迹,已在乱中失落,今日再也看不到了。”太宗没办法,只好留下辩才,秘密派人搜查,结果只得到智永写的真草《千字文》,不久辩才假托有病,又回到永欣寺。
太宗三番五次派人追问,辩才始终守口如瓶,硬说不知道。皇帝一看没办法,就召集大臣商议,宰相房玄龄认为御史萧翼,聪明绝顶,能书会画,嘴巴伶俐,诡计多端,一定能达成任务。于是太宗召见萧翼,问他办不办得了这件事。萧翼对太宗说:“没有问题,不过请求皇帝给臣三帖二王的真迹,以便见机行事。”
萧翼脱下官服,换上青色的长衫,装扮成一个落魄的书生,带着三帖二王的真迹,随着游客,搭船到了浙江永欣寺。这位面带书卷气的书生,每天一定进入永欣寺画壁题诗,经过辩才和尚的房前,就停留瞻仰一会。辩才起初不注意,看了几次,觉得这位书生气慨非凡,于是趋前问他:“请问这位施主,打从那里来的?”
“北方来的。”
“施主有此雅兴来本寺画壁题诗,文学艺术的修养一定很高。”
“岂敢,岂敢,贫道慕名而来,今得见住持,甚感荣幸。”
两人初见面就谈得很投机,辩才把萧翼请入寮房,下棋、弹琴、谈诗论文,情投意合,于是开新酿的酒待客。酒酣耳热,倡议赋诗,辩才抽到“来”字就作了一首诗:
“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把云同落莫,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萧翼得“招”字,诗曰:“解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仪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自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
两人旗鼓相当,吟来对去,都觉得相知恨晚,直到清晨,萧翼才离开。
这样来来往往,过了十多天,萧翼跟八十多岁的辩才老和尚搞熟了,几乎是无话不谈,变成很知己的朋友了。有一天,萧翼故意逗老和尚说:“家父很喜欢二王的书法,收藏了不少二王的真迹;我从小就跟家父练习二王的书法,现在虽然流落他乡,还把二王真迹带在身边,舍不得出卖。”老和尚一听到二王的真迹,劲就来了,问他现在是不是带着,萧翼说搁在寓所里,明天可以拿来给老和尚看。
第二天萧翼果然带着几张王羲之的墨宝,去见老和尚。老和尚端详了好半天,才对萧翼说:“这几件东西,假倒不假,只不过不是王右军最得意的作品。”萧翼故意不肯认输,说老和尚不识货。老和尚笑了一笑对萧翼说:“年轻人,你太自负了!我比你痴长几岁,见的世面远比你多;就拿我收藏的东西来说,可比你这几件强多了。”萧翼追问老和尚,收藏的是甚么帖?老和尚回答:“兰亭序。”萧翼听了,哈哈大笑说:“老和尚骗人,兰亭序早就在兵荒马乱中烧毁了,现在哪儿还有兰亭?老和尚就是有,也一定是假的,绝不是真迹!”
这一激将,终于把老和尚激出了口风,就对萧翼说:“这是王氏门中的传家之宝,一代传给一代,绝不会有半点参差。我的师父智永禅师,是王右军的后代子孙;他在临死的时候,千叮万嘱的传付给我,怎么会有假?你不信,明天来,我拿给你看!”
第二天,萧翼按时前往,老和尚为了赌气,亲自登上木梯,从屋梁上的小洞里,把兰亭序真迹取下来,给萧翼看。萧翼当然没有话说了,就故意把他带来的那几件二流货,放在老和尚那里,请老和尚随时比较参看。
从此以后,老和尚就把兰亭序和萧翼拿来的几件王羲之墨宝,一齐放在书案上,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同时,老和尚对萧翼也很放心了,让他自由来往;老和尚的徒弟们,对萧翼也另眼相看,大家都把他当作朋友看待。有一天,萧翼得知老和尚去严迁家吃斋,趁机来到寺里,对老和尚的徒弟说,有两本书,搁在老和尚屋里,要取回去看。那些徒弟们,看到萧翼是来惯了的熟人,就叫他自己去取。萧翼就老实不客气的,把老和尚当作宝贝的兰亭序,和他带来的那几件墨宝,包成一包,大大方方的拿走了。
出了寺门,萧翼奔向永安驿站,对站长凌愬说:“我是御史萧翼,奉命抓拿私藏珍品的辩才和尚,圣旨在此,速派人拿辩才和尚来。”当时辩才还在严迁家,谈笑自如。听了圣旨,得知这位御史就是萧翼,兰亭序已被偷走,惊倒在地,很久才醒过来。
萧翼将兰亭序交由驿站,快马加鞭,传到京城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的真迹以后,非常高兴,把萧翼升为员外郎。唐太宗起初很生气,因为辩才犯了欺君的大罪。后来想想兰亭序既然已经到手,谋财又害命,未免太不仁道了,于是赐辩才无罪,另加绸缎三千匹,稻谷三千石。辩才易物为钱,加建佛塔三层。可是辩才这一惊,过了一年多就去逝了。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的真迹以后,就请内廷供奉汤澈、冯承禧、诸葛贞、赵模等人各临数本,颁送给皇太子、各亲王及亲近的大臣。唐朝的大书法家褚遂良和欧阳询,也都有临本;可是他们自成一派,不拘泥点画。后世称褚遂良临的叫“唐绢本”,欧阳询临的叫“定武本”,二本都刻成石碑,存留在皇宫内苑里,民间的拓本很少;在当时每种拓本已值好几万钱,非常名贵难得。至于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在唐太宗临死的时候,遗命放在棺材里殉葬;从此王羲之平生最得意的杰作,就永远埋在黄土里,人间再也看不到了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会稽内史(世称“王会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负的书体。
钟繇创造由隶入楷的新貌,但尚未摆脱隶书的影子。王羲之楷书不仅跳出隶书的影响,而且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上升至一个全新的鼎盛境界。
王羲之代表作:(没有原迹存世,有刻本和墨迹廓填本),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贴》;行书:《姨母贴》《快雪时晴贴》《丧乱贴》《兰亭集序》等。
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书法全集》限量收藏版www.zjshipin.com
本人认为是<<丧乱帖>>
兰亭序
王羲之 兰亭序
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