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长相思纳兰性德的改写

2024-12-15 13:06: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象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就显然属于这样的作品。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

诗大致可分两段。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唐诗评选》)

古诗词赏析----李白: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解】: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韵译】: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评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泗水:源于山东曲阜,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悠悠:深长的意思。
  
  评解: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若“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含情无际。由汴而泗而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愁痕点点,凌虚着想,音调复动宕入古。第四句用一“愁”字,而前三句皆化“愁”痕,否则汴泗交流,与人何涉耶!结句盼归时之人月同圆,昔日愁眼中山色江光,皆入倚楼一笑矣。
  
  黄升《花庵词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
  
  《词谱》卷二:《长相思》,唐教坊曲名。此词“汴水流”一首为正体,其余押韵异同,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俱用叠韵。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卷六十引黄升云:乐天此调,非后世作者所能及。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点点”字俊。
  
  《白香词谱笺》卷一谢朝征云:黄叔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阳谓说钱塘景,未知何指。
  
  《放歌集》卷一陈廷焯云:“吴山点点愁”,五字精警。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历任翰林学士等官。由于他反对苛政,以诗歌指斥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知苏、杭,以刑部尚书致仕。他最工于诗,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在民间词的影响下,倚声填词,通俗平易,清新隽丽,流传较广。
  

  读后感:
   生活所迫飘在外,身在曹营心在汉。
   谁人不知相思苦,男儿有泪不轻弹

长相思八首·白居易等作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依楼。 唐·白居易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宋· 林逋
山无情,水无情,杨柳飞花春雨晴,征衫长短亭。 拟行行,重行行,吟到江南第几程,江南山渐青。 宋· 张辑
烟霏霏,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宋·吴淑姬
雨如丝,柳如丝,织出春来一段奇,莺梭来往飞。 酒如池,醉如泥,遮莫教人有醒时,雨晴都不知。 宋·无名氏
燕成双,蝶成双,飞来飞去杨柳旁,问伊因底忙? 绿纱窗,篆炉香,午梦惊回书满床,棋声春昼长。 宋·无名氏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 ,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明·俞彦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清·吴锡麟

回答2:

山水情深 风雪意浓--------纳兰性德《长相思》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回答3:

明珠的儿子,其他不知道啊
纳兰性德词选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
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
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
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辞海》1989年版)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夕如环
夕夕都成决(换玉旁)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
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
春丛认取双栖蝶

长相思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
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
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
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
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
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
残星拂大旗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
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
燕蹴丝上柳条

舞〔昆鸟〕镜匣开频掩
檀粉慵调
朝泪如潮
昨夜香衾觉梦遥



白衣裳凭朱栏立
凉月〔走坐〕西
点鬓霜微
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
尺素还稀
一味相思
准拟相看似旧时



而今才道当时错
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
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
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
落尽犁花月又西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桃花羞作无情死
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
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
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
一片幽情冷处浓



谢家庭院残更立
燕宿雕粱
月度银墙
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
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
十一年前梦一场

临江仙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
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
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
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

酒泉子

谢却荼蘼
一片月明如水
篆香消
尤未睡
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
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
灯欲落
雁还飞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
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
还惹思量

莫道不凄凉
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
瞥遇回廊

鹧鸪天

背立盈盈故作羞
手挪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
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
断岸垂杨一叶舟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
恰上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
端的为谁添病也
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
密愿难酬
珠帘四卷月当楼
暗忆欢期真似梦
梦也须留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
不语垂鞭
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
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
沾衣况是新寒雨

河传

春浅,红怨
掩双环,微雨花间
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
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
皆不是
空作相思字
忆当时,垂柳丝
花枝,满庭蝴蝶儿

青衫湿

近来无限伤心事
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
绿窗红泪
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
自尽断送
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
漆灯风〔风占〕
痴数春星

南乡子

为忘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
止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
泣尽风前夜雨铃

菩萨蛮

春云吹散湘帘雨
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
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
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
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为春憔悴留春住
那禁半霎催归雨
深巷卖樱桃
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
忍便花飘泊
消得一声莺
东风三月情

菩萨蛮

催花未歇花奴鼓
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
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
空胜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
凄清照鬓丝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年能几团栾月
杨柳乍如丝
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
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朝
啼鹃恨未消

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
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
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
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
如何泪欲流

清平乐

风鬟雨鬓
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阑看月晕
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
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
黄昏只对梨花

清平乐

弹琴峡题壁

泠泠彻夜
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
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
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
莫教泪洒英雄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该回答在由回答者修改过

回答4:

长相思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
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
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