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谱就是简单曲子。视奏。 = =
少女的祈祷(Modlitwa dziewicy)
本曲为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Badarzewska,1838-1861)作于1856年。本曲为举世皆知的钢琴小品。其结构单纯,浅显淳朴,但亲切感人,虽略带伤感,但又异常柔美,逼真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俄国作家契诃夫十分欣赏这首小品,在创作剧本《三姐妹》时,曾注明将此曲用于第四幕。
乐曲采用主题与变奏的曲式结构,降E大调,4/4拍子,行板。简短音阶下行接两个琶音引子后,便是由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调和轻捷的下行音调组成的主题。其波浪式的旋律线和上下行的音型,具有柔和的回旋感。表现了天真无邪的少女的遐思和幻想。这首钢琴曲结构纯洁、亲切、温婉、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八个小节的主题重复一遍后开始了三次变奏,仿佛预示着少女丰富的感情变化。其委婉的旋律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仿佛是少女对美好幻想的期盼,它令所有初学钢琴的学生都喜爱和着迷。
作者简介
巴达捷夫斯卡(Tekla Badarzewska,1838-1861)是波兰的女钢琴家、作曲家,主要作品为三十五首钢琴小品,风格单纯而清丽,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默默无闻,只有《少女的祈祷》(作于1859年)是世界名曲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钢琴小品之一。她创作这首《少女的祈祷》时,年仅18岁,她不幸于24岁离开了人世,可是她的这首精致小品却足以使只有短暂生命的她流传百世。
在世界音乐的圣坛里,有茂盛的参天大树,也有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花、小草。当你步入这个迷人的仙境中,你会发现,这些无名的小花草给你的感觉是异常的惊奇。她吸收极少的大地母亲的养分,而奉献给人们的却是无以伦比的欢欣和绝美,她幼小的姿身,怎能承受这变幻无常的风雨侵袭,她那柔美的娇嫩的花朵,送出幽幽淡淡的清香,这种感受是亲切、温馨和甜美的,是永远难以忘怀的。
创作背景
《少女的祈祷》是名副其实的少女所创作。作者巴达捷夫斯卡是一位波兰少女,在十八岁的花样年华里谱写了《少女的祈祷》,二十四岁便夭折了。她的青春是短暂的,但她留下的这首钢琴小品,却是一支永开不凋的鲜花,永远绽放在世界音乐的百花园里。一百几十年来,在接触过钢琴音乐的人当中,有谁不知道这首名曲呢?这首作品作于1859年,最初刊登在法国巴黎一家音乐杂志的副刊上,但很快就不胫而走,成为畅销一时的名曲,此后相继以八十余种不同版本风行全球。
赏析建议
欣赏时注意三连音以及颤音出现,它能使你从音乐中感受到美好幻想的期盼以及心灵的颤动。
乐曲的结构极其简单,为速度适中的行板,降E大调,4/4拍子。以下行音为中心的四小节前奏之后,乐曲呈现出温婉而幽丽的主题; 此后是主题的四种变奏,最后一个变奏以三连音符为主,饱含热情,这就是全曲的结尾。曲中左手所弹的和声也十分简单,只是一些属七和弦和主三和弦而已。本曲形象单纯、手法朴素,在演奏技巧上难度不大,初学者即可弹奏。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曾在他的著名剧作《三姐妹》中引用此曲作为配乐。乐曲琶音式的上行下行,波浪式的旋律起伏,抒发了她的祈求和激动。音乐在单纯中显出深刻,亲切、伤感、柔美。她究竟在祈祷什么呢?器乐作品没有实体形象,你尽可以自由地发挥你的想像去理解、体会。
水草舞也不难
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音乐灵活的吸收民间音调,形象而又生动的表现了海水中的水草的清秀和柔美。
全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的音乐是由开始的4小节为主题核心发展而形成的以四分音符的琶音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形成的旋律,生动的刻画了水草在水波中摇曳的形象。
B段是A段的对比段,是以琶音为基础组成的旋律,在低音乐器上奏出。同时在高音区上配上竖琴和钢片琴切分模进音调把海水,波动的形象描绘的惟妙惟俏。第二段再现A段水草的音乐形象,最后尾声部分概括了水草摇曳和海水波动的形象。
舞剧《鱼美人》剧情简介:美丽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勤劳勇敢的猎人,山妖嫉恨他们的美好爱情,在俩人举行婚礼时,施魔法将猎人沉入海底,夺走了鱼美人。猎人识破、拒绝了各种诱惑,鱼美人对爱情坚贞不屈,最后他们在人参老人的帮助下,战胜了山妖,有情人终成眷属。
水草舞是剧中描绘海底世界时的一段群舞,配乐柔缓舒展,维妙维肖地表现了水草随波曼舞的场景。由此改编的钢琴曲,虽然没有管弦乐队版那样丰富的音色和层次,但清澈的琶音以及坚实而富有弹性的低音等,也毫不逊色。
该曲堪称中国钢琴曲中最优美的佳作。
相信我 你先弹少女的祈祷
其实少女的祈祷无论指法节奏都是最基本的
比赛的时候 我经常看到十岁一下的小女孩弹这首曲子
相对来说 水草舞 就比较难
你就弹少女的祈祷
而且这都是慢慢来的嘛
你弹了少女的祈祷,基础就稍微巩固了
再弹水草舞 也就得心应手些
一看谱就是简单曲子。视奏。
=
=
少女的祈祷(Modlitwa
dziewicy)
本曲为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Badarzewska,1838-1861)作于1856年。本曲为举世皆知的钢琴小品。其结构单纯,浅显淳朴,但亲切感人,虽略带伤感,但又异常柔美,逼真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俄国作家契诃夫十分欣赏这首小品,在创作剧本《三姐妹》时,曾注明将此曲用于第四幕。
乐曲采用主题与变奏的曲式结构,降E大调,4/4拍子,行板。简短音阶下行接两个琶音引子后,便是由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调和轻捷的下行音调组成的主题。其波浪式的旋律线和上下行的音型,具有柔和的回旋感。表现了天真无邪的少女的遐思和幻想。这首钢琴曲结构纯洁、亲切、温婉、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八个小节的主题重复一遍后开始了三次变奏,仿佛预示着少女丰富的感情变化。其委婉的旋律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仿佛是少女对美好幻想的期盼,它令所有初学钢琴的学生都喜爱和着迷。
作者简介
巴达捷夫斯卡(Tekla
Badarzewska,1838-1861)是波兰的女钢琴家、作曲家,主要作品为三十五首钢琴小品,风格单纯而清丽,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默默无闻,只有《少女的祈祷》(作于1859年)是世界名曲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钢琴小品之一。她创作这首《少女的祈祷》时,年仅18岁,她不幸于24岁离开了人世,可是她的这首精致小品却足以使只有短暂生命的她流传百世。
在世界音乐的圣坛里,有茂盛的参天大树,也有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花、小草。当你步入这个迷人的仙境中,你会发现,这些无名的小花草给你的感觉是异常的惊奇。她吸收极少的大地母亲的养分,而奉献给人们的却是无以伦比的欢欣和绝美,她幼小的姿身,怎能承受这变幻无常的风雨侵袭,她那柔美的娇嫩的花朵,送出幽幽淡淡的清香,这种感受是亲切、温馨和甜美的,是永远难以忘怀的。
创作背景
《少女的祈祷》是名副其实的少女所创作。作者巴达捷夫斯卡是一位波兰少女,在十八岁的花样年华里谱写了《少女的祈祷》,二十四岁便夭折了。她的青春是短暂的,但她留下的这首钢琴小品,却是一支永开不凋的鲜花,永远绽放在世界音乐的百花园里。一百几十年来,在接触过钢琴音乐的人当中,有谁不知道这首名曲呢
少女的祈祷比较简单,就是八度掌握好,节奏掌握好就可以了
个人觉得少女祈祷比较简单,这个曲子是我上初一的时候我老师主动拿出来让我弹的,比较容易掌握
少女的祈祷!!我八级,弹着不费劲,六级一定不成问题 ,相信你!!
水草舞比少女的祈祷难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