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的。
项羽失败和他的性格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如果不是他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其手下大将不会纷纷叛变到刘邦那里,如果他能够听从手下的建议,怎么会败给一个痞子?就是他过了江东,重整旗鼓,如果其性格不变的话,照样不是刘邦的对手。
但是如果他过了江东,重整旗鼓,并且反思自己的过失,那么,以其勇其谋,未尝不可再与刘邦分庭抗争。
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后人说得再多都没有用,都不过是事后诸葛亮而已。每一个令人感叹的事件,一个令人惋惜的人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如果那时”,可是历史根本就没有如果。发生的就是必然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有以古为镜,以古鉴今。
一、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十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
二、楚军缺粮已经几个月,士兵饥饿,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
三、汉军联兵约七十万,且精力饱满、粮食充足、士气旺盛,而项羽孤军十万,连续久战疲惫,决战之时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而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未经补给,多为穿着夏秋季的装备,寒冷饥饿,士气溃散;
四、汉军分五路有秩序推进,先占楚土,再行合围,步步为营,包围圈完善,楚军难以发动突然性的反攻;
五,楚军离江东五郡距离遥远,即使冲破包围圈,也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可以说是“突围无效”。
项羽是一代将才,白手起家,能从江东走到咸阳,能从远古走到现在。如果他能冷静面对自己暂时性的失败,听从乌江亭长的建议,踏上小舟,渡过乌江,退回江东卧薪尝胆,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再次招集江东子弟,积蓄力量,重整旗鼓,拿出当年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卷土重来,与刘邦再决一死战,谁又能说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刘邦呢?
项羽的确是轰轰烈烈地走了,但是他是以自己彻底的失败“轰轰烈烈”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的离开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又该如何?是像项羽一样责怪“时不利兮骓不逝”,怨天尤人,从此一蹶不振,还是面对挫折不沮丧,不沉沦,在逆境中重整旗鼓呢?我想:如果时光能够倒转,如果我能够面对项羽,无论结局如何,我都要大声地对他说:“项羽,抬起头来回江东!”
项羽根本不可能过江东!!
这种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计正山先生依据《史记》、《汉书》中的《灌婴传》,认为项羽并非在乌江“自刎而死”,而是在定远东城就被“搏杀而死”。垓下之围中项羽仓皇失措,带领八百兵马突出重围,往江东方向逃跑,长江以南是项羽的执力范围,是他发迹崛起的地方,即使在楚汉战争后期,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尉等依然服从项羽,听从项羽调遣,尤其是南楚临江王共氏,直到项羽死后仍忠于项王,抗拒刘邦。如果项羽顺利渡江,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一次击败刘邦。所以项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渡过乌江,但逃至东城时被汉军包围,混战中即被灌婴杀死,而乌江离东城还有二百四十华里,所以项羽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也不是自刎而死。
项羽当时如果听从乌江亭长的建议,踏上小舟,渡过乌江,退回江东,再次招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还是有机会的。可是项羽出江东时带出了八千子弟兵,现在只有他一人回去,自感愧对江东父老,也怕把战火引到江东,让江东的父老乡亲受苦,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很男人的举动-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