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
是戏曲演出的专门场地,从最早出现的“露台”到金代三面观的戏台,至元代,戏台分前后场已经非常普遍,这是戏曲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与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戏曲艺术的兴起和演变。
祠堂的对面总有一个重要的建筑物——戏台。为什么在祠堂的对面设置戏台?那是古人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表现,古人希望通过文艺的形式给以人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劝导,使其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教化。再看现在的社会,媒体对歌星、影星,哪怕一点小小的新闻,都炒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对于那些善德善行却宣讲得甚少。这种对比就能使我们对现在社会风气一落千丈的原因一目了然。
在宗族文化兴盛的地区,不仅祠堂的香火鼎盛,每逢祭祀和赛会,几乎都要演唱当地的地方戏曲,所以戏台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建筑。加上乡村宗族的攀比斗富以及流行于当地乡村的“攀华宗”习俗,以及风水术的说法,认为戏台可以镇邪、驱邪,都使得戏台在乡土社会中的盛行。
故而戏台的布局经常和祠堂、寺庙等古代的公共空间紧密配合;并且,为了观赏的需要,戏台经常采用减柱造和移柱造,挪动前端金柱的位置来满足使用功能。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江西省乐平市镇桥镇浒崦村“名分堂戏台”位列其中。
名分堂为程氏宗祠,坐北朝南。名分堂为两进式宗祠建筑,前后依次为戏台——天井、两廊—享堂。戏台为宗祠的组成部分,位于宗祠的前部,戏台之后为天井、廊、厢楼,再后即为享堂。侧廊两层,楼上为女性观戏台。表现出鲜明的程朱理学的特点。
据族谱载,名分堂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9年),戏台在宗祠建成后14年,即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开始筹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大修,1981年、2002年局部维修。
戏台通面阔五间12.84米,台面面阔三间9.98米,两侧各为入口通道。晴台朝外,面对台前广场,雨台朝内,面对宗祠祭堂,两台以屏风相隔。
戏台造型采用牌楼式样,三间四柱三楼两硬山式,明间升起三重楼,斗棋五层托起飞檐翘角,屋顶为歇山重檐两翘角。次间为硬山顶,两侧起封火山墙,墙体以青砖砌成,并加石灰粉刷。
戏台的木装修
乐平坑口戏台
由于戏台是全村全族财力人力的展示,戏台越豪华表明家族人丁越兴旺。故而前后檐梁、额、枋、斜撑大量以雕刻装饰,表面贴金,雕刻手法有高浮雕、镂雕、圆雕等。
戏台天花上,明间藻井为覆钵形,内壁安装单栱九层,呈螺旋形上升,相间镶嵌木雕金像,顶部饰盘龙戏珠浮雕。
为了保证观看效果,戏台经常使用减柱造和移柱造,减去或移动前端金柱,做成垂花柱头式样,由于戏台是小式建筑,两侧山墙也分担了屋顶重力,所以减柱造的做法在戏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戏台藻井
戏台月梁
横路万年戏台,位于双田镇横路村。该村为叶姓世居,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叶氏从婺源梅林迁此建村。万年台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此后经数次重修,至清道光年间形成今日面貌。
戏台坐南朝北,三间四柱五楼式,重檐三翘歇山顶。台高1.2米,通口阔11.2米,通进深8.5米,台口净高3.3米,演出区4.4米×3.3米。
平面格局是乐平古戏台中很少发现的一种呈三面开口的伸出式戏台,它可以使得观众从三个方向观看演出。
江西乐平市素有中国传统戏台博物馆之称。这里现存412座传统戏台,散布于全市各乡村,建筑时间从明清至当代,跨越五百余年。其中始建于明代的2座,清代的77座,民国期间的59座,新中国成立后274座。
2014年,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戏台建造技艺的传承,和地方戏曲的传承密不可分,当地人对赣剧的热爱是保护传统戏台最大的内心动力。
戏台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建筑,可以说有乡土的地方,就有戏台。面对“乡村振兴”和“复兴传统文化”的发展方针,我们不仅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除了对文物古迹各构成要素的保护,还须考虑对整体的城镇历史景观的保护,同时也应保护、延续仍保持活力的文化传统。
很直接的原因——方便祖宗看戏。
中国的戏剧艺术,最早是敬神娱神的,如“傩戏’即是此类,故有“祭坛就是舞台”之说。
从最早出现的“露台”到金代三面观的戏台,至元代,戏台分前后场已经非常普遍。
中国清代有三大戏楼驰名中外,它们是颐和园内德和园大戏楼、故宫博物院畅音阁大戏楼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清音阁大戏楼。
戏台为什么可以建在祠堂大门口外,这是迎接更多的客人。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属性
模式化的必定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而通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民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的前提:一次活动在此时此地发生,其活动方式如果不被另外的人再次付诸实施,它就不是民俗;只有活动方式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同样实施的内容,它才可能是人人相传、代代相传的民俗。另外,民俗又具有变异性。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即发生了变化。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的,也表现为群体的,包括职业群体的、地区群体的、阶级群体的,这就出现了民俗的行业性、地区性、阶级性。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这种时段之间的变化就是民俗的时代性。
分类
确定民俗的范围与分类,是为了建立认识民俗、描述民俗的理论框架。关于民俗的范围与分类,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特定的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自然状态的民俗丰富多彩,千头万绪,民俗学产生不久,学者们就尝试提纲挈领地把握它们。
20世纪上半叶对后来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下列两种:一种是纲目式的,按照逻辑以大纲统属细目;一种是平列式的,按照材料的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关联关系。英国的班恩女士(C. S. Burne)在《民俗学手册》中大致是把民俗按精神领域、行为领域、语言领域划分为三大类。法国的山狄夫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出了另一个三分法:
1.物质生活:(1)经济之物质(如食料、衣饰、居屋、运输方法);(2)生存之方法(如乡村生活、城市生活等);(3)盈利与财富(如劳力之生产、器具、不动产)。
2.精神生活:(1)方言;(2)民间学识与运用;(3)民间智慧;(4)艺术;(5)神秘(如民间法术、民间宗教)。
3.社会生活:(1)家族;(2)社团;(3)特别组合(如经济组合、政治组合、运动组合、宗教组合等),秘密组织(政府不知道的团队)。
两个分类是纲目式的,便于突出民俗事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民俗分类框架的系统性。另一种分类是平列式的,如瑞士的霍夫曼一克莱耶(Hoffmann-Krayer)在《民俗学文献录》中把民俗分为18类:(1)乡村;(2)建筑物(房屋、礼拜堂及其他);(3)用具;(4)象征物(如福禄寿象征及其他);(5)技艺与一般艺术(如染织、雕刻等);(6)人民心理现象;(7)惯习及其原物(如首饰等);(8)饮料及食物;(9)惯性(如仪式过程、会社、游戏等);(10)民族法律;(11)信仰(神话、崇拜等);(12)家庭医药;(13)民间诗歌(如民歌、叙事诗等);(14)民间故事(幻想故事、笑话、传说等);(15)民间戏剧;(16)历法历书等;(17)民间语言(如谜语、谚语、俗语等);(18)名号(如地名、人名、神名、动植物名等)。
戏台为什么可以建在祠堂大门口外,这是迎接更多的客人。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属性
模式化的必定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而通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民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的前提:一次活动在此时此地发生,其活动方式如果不被另外的人再次付诸实施,它就不是民俗;只有活动方式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同样实施的内容,它才可能是人人相传、代代相传的民俗。另外,民俗又具有变异性。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即发生了变化。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的,也表现为群体的,包括职业群体的、地区群体的、阶级群体的,这就出现了民俗的行业性、地区性、阶级性。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这种时段之间的变化就是民俗的时代性。
分类
确定民俗的范围与分类,是为了建立认识民俗、描述民俗的理论框架。关于民俗的范围与分类,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特定的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自然状态的民俗丰富多彩,千头万绪,民俗学产生不久,学者们就尝试提纲挈领地把握它们。
20世纪上半叶对后来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下列两种:一种是纲目式的,按照逻辑以大纲统属细目;一种是平列式的,按照材料的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关联关系。英国的班恩女士(C. S. Burne)在《民俗学手册》中大致是把民俗按精神领域、行为领域、语言领域划分为三大类。法国的山狄夫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出了另一个三分法:
1.物质生活:(1)经济之物质(如食料、衣饰、居屋、运输方法);(2)生存之方法(如乡村生活、城市生活等);(3)盈利与财富(如劳力之生产、器具、不动产)。
2.精神生活:(1)方言;(2)民间学识与运用;(3)民间智慧;(4)艺术;(5)神秘(如民间法术、民间宗教)。
3.社会生活:(1)家族;(2)社团;(3)特别组合(如经济组合、政治组合、运动组合、宗教组合等),秘密组织(政府不知道的团队)。
两个分类是纲目式的,便于突出民俗事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民俗分类框架的系统性。另一种分类是平列式的,如瑞士的霍夫曼一克莱耶(Hoffmann-Krayer)在《民俗学文献录》中把民俗分为18类:(1)乡村;(2)建筑物(房屋、礼拜堂及其他);(3)用具;(4)象征物(如福禄寿象征及其他);(5)技艺与一般艺术(如染织、雕刻等);(6)人民心理现象;(7)惯习及其原物(如首饰等);(8)饮料及食物;(9)惯性(如仪式过程、会社、游戏等);(10)民族法律;(11)信仰(神话、崇拜等);(12)家庭医药;(13)民间诗歌(如民歌、叙事诗等);(14)民间故事(幻想故事、笑话、传说等);(15)民间戏剧;(16)历法历书等;(17)民间语言(如谜语、谚语、俗语等);(18)名号(如地名、人名、神名、动植物名等)。
在祭祀活动当中,唱戏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般来讲,在祠堂门口唱戏,是让祖先能与后辈同乐。这种同乐必须要让祖先能够听得到、看得到,因此祠堂门口是唱戏最佳地点。这种情况下,在祠堂门口建戏台是很正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