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42055/answer/312990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题主的说法有点偏颇或者说不严谨。中国古代是以木作为主要的建筑构架,从而延伸出一套木建筑的体系,而不是说只发展木建筑。(非专业人士,对建筑方面的了解仅限于兴趣层面。如有错误敬请指教)
举个栗子,中国南方地区的木建筑可以说登峰造极精巧无比,也在这些精巧秀丽的木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婉约灵巧的南方文化,如湖南的毛弓背封火墙,浙江的观音兜,以及屋顶上高高翘起的戗脊无一不展现了南方木建筑的灵巧风格。
而北方建筑虽然也有木作构架,但体现的是一种“土”的风格,为了防寒保暖,特别是在西北地区,甘肃一带的窑洞民居可见一斑。所以中国年绝对不是只有木建筑。当然你要说在古代西北一带不属于古中国,请参见元代中国地图(古代这个范围很广阔的我姑且从鸦片战争往前算,机智的我)。北方的(特别是西北)建筑是从土里面长出来的,而南方的建筑是从树上面掉下来的(我是指演变过程,因为刚开始人们是住在树上的为了防虫蛇和涝灾,直到现在的南方也还是有许多杆栏式建筑,就是俗话说的吊脚楼)。
好了,例子举完了。现在说说为什么中国古代木建筑如此繁荣发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以木文化为主体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明,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至今仍在使用木头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木材作为一种韧性很好的建筑材料,有一个狂拽屌炫的技能就是:抗震。是的你没有看错,不知道题主有没有听说过“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在科技不发达地震预测系统不完善的古代,木头的优越性就可以体现出来了。作为围合结构的土砖石全部倒塌后,木头构架依然坚挺。就是因为它韧性好,允许一定程度的弯曲摇晃。
这是技术层面的。然后。。。
建筑中对木头的广泛使用,体现的是古代道学说中的“阴柔”思想,人在阴柔中居住,又有砖石的“刚”相绕,成为“刚柔相济”的居住环境。这种“以柔克刚”,“道”性至柔的文化哲学思想趋势也在中国家具中有所体现,正是中国家具木的属性,木的框架结构,是一种动变结构,其榫卯结构即交接处是柔性的,所以经得起岁月的洗礼,经历百年还可完好无损。
对木的喜爱首先来源于人类进化过程中,与植物结成的密切关系。这种感觉在我们已经成为与生俱来,深埋在血液和基因里的了。我猜想,在我们的祖先还没有从树上爬下来的时候,这种情结就已经开始,这之后的几百万年中又不断续写,所以情结深厚。
对于木的喜好全世界各个民族都差不多,唯独对于深色硬木的喜好像中国人这样的不多。对此,我思索良久,考虑大约有一两个缘由。一是硬木比较适合中国传统装饰中应用广泛的雕刻,使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在硬木身上再一次得到弘扬。二是硬木的很多触感与玉相仿,都具一种温润感,打磨或经长时间摩挲后表面细致光滑的感觉也与玉一致。这与国人几千年爱玉的传统暗合,所以硬木家具及工艺品很快在中国深入人心。
遗憾的是当前爱硬木红木的往往是奔财富去了,很少人看得懂木里的文化,木中的韵味。其实,一件硬木家具如果不打磨到一定程度,其中的韵味是出不来的。就像没有长到十八岁的姑娘,身上总有一种青涩。对于"海黄"也是更多人只看见所谓的"鬼脸",而看不到肌理中的天然墨韵和隐藏其间的诗韵。
人造板做成的家具则反映人类对于木的最后依恋,那些三聚氰胺浸渍纸上的木纹,是我们对木古老而悠远的一个梦。
——陈宝光《木之情结》
因为技术限制,尤其是石料切割技术。除去陵墓建筑和长城这样的军事边防建筑,宋元以前石质单体建筑很少,到了宋元时期,由于海上丝绸之路伊斯兰地区和印度地区的建筑输入,以及自身市镇经济的发展,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才出现不少石质建筑。
古罗马那么多的石质建筑,是建立在远超其他文明圈的石料切割等技术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