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熊掌怎么处理

拔毛怎么拔,要用开水烫掉吗,诸如此类的处理方法
2025-04-13 06:49:3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熊掌在我国作为上等佳品食用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梁惠王》一书中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其后 到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为天子和诸侯们所嗜食。 难怪“楚太子商臣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特别到了宋、元时代,在“八 珍”中,熊掌与豹胎、猩唇、龙肝、凤髓、鲤尾、酥酷蝉等并列,为宫廷的席上珍 食。自清朝康熙年间起,在著名的“满汉全席”中,就有“白扒熊掌”这道菜,味 鲜浓香,酥烂滑润,色泽洁白如玉,食者无不赞赏。现今,人们用“奇、鲜、清、 补”四个字来形容“龙江四珍”(熊掌、飞龙、犴鼻和猴头)宴。国外游客几乎每菜 都照像,吃到高兴处,边吃边鼓掌。熊掌中含胶质多,所以很难在短时间烹制成熟。 为此,在历史上曾断送过不少庖厨的性命。《缠子》记载:纣王天下,“熊蹯不孰而杀庖人”,这是一例。《左传》记载:晋灵公曾因“宰夫腼熊蹯不孰,杀之。”这又是 一例。《史记》中载:晋贵族赵盾“食熊蹯不孰杀宰人”这是三例。
统治阶级的残忍 自不待言,而熊掌难熟,这的确也是事实。
不过,到后来,历代的厨师在实践中摸 索出了许多烹制熊掌的方法。清康熙年间的王士祯著《食宪鸿秘》一书中便收有一 “食熊掌法”:“带毛者,挖地作坑,入石灰及半,放掌于内,上加石灰,凉水浇之。 候发过,停冷,取起,则毛易去,根即出。洗浸,米泔浸一、二日。用猪油包煮, 复去油。斯条,猪肉同顿。”由此可知,这个菜在制作时经过石灰去毛,米泔浸泡, 加上蒸煮,必然是酥烂可口了。

回答2:

我听老人说过做法和做猪蹄一样,只是熊掌的胶质含量远比猪蹄丰富而已

回答3:

熊掌要看你是用的真掌还是连腿一起用的了
熊掌也不贵,也就600/公斤

回答4:

多惨,不如不吃.吃有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