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阿拉伯国家也的确各有苦衷。比如约旦,国内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巴勒斯坦人,他们强烈反对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而且约旦的经济全依赖和伊拉克的贸易往来,每年有3亿美元的进账,每月可以有5 000万美元的折扣从伊拉克购买石油,一旦开战,这些都会化为泡影。同时,约旦国内目前已经安置了数千伊拉克难民,战事一起会有更多的难民涌入,如果以色列借机强迫巴勒斯坦人从西岸地区逃往约旦,约旦更加苦不堪言了。
再如沙特,国内民众对政府亲近美国,不顾巴勒斯坦兄弟的做法大有意见,据说拉登当初与本国政府闹翻,主要是由于从海湾战争起沙特允许美国驻军。这也是令沙特一直很尴尬的事,作为美国的地区盟友,国内却产生了大量反美极端分子,而且被美国某些媒体和政府工作人员称为“恐怖分子的温床”。再支持一次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天晓得国内会出现什么局面。同时,伊拉克采取了灵活的外交姿态,利用各种机会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表示自己并不是地区安全的威胁,也没有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曾经加以侵吞的科威特,也采取友好政策,归还在战争中夺取的国家档案,并在阿盟全体成员面前保证尊重科威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边是咄咄逼人的美国和仗势欺人的以色列,一边是经10年封锁和削弱已今非昔比的伊拉克,阿拉伯国家当然不可能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支持它对伊动武了。
但是,阿拉伯国家的弱点十分明显。它们对美国的倚重颇深,美国是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国,是它们最主要的军火提供商。而阿拉伯国家手中有什么牌可打呢,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还可以用石油来要价谈条件,但经过几次能源和经济危机的磨砺,西方国家已建立起了一套应对危机的有效机制,美国通过石油产品来源多样化减少了对阿拉伯世界的过分依赖,国内又建立起了石油战略储备,而且这些年来它的能源替代和节约技术也在发展。阿拉伯国家若以石油为武器,效果恐怕不会太明显,同时,减产、禁运、提价这些措施需要产油国付出一定的代价,又要协调一致才能见效,组织起来难度很大。
更主要的是,阿拉伯国家自己不够团结。二战后,阿拉伯国家曾涌现一批热衷于统一阿拉伯、复兴阿拉伯的政治领导人,如埃及的纳赛尔、利比亚的卡扎菲、叙利亚的阿萨德,他们都搞过各种形式的“阿拉伯联合”,然而,除了冷战后南北也门统一外,都以失败告终了。相反,阿拉伯世界却因70年代末埃及和以色列单独媾和以及90年代初海湾战争发生了两次大分裂。这两次大分裂给阿拉伯世界带来持久的伤痛,严重削弱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使泛阿拉伯主义几近销声匿迹。从此,对以色列战略和对伊拉克战略的分歧,使阿拉伯世界难以抱成一团。目前阿拉伯国家在对外政策上大体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所谓“温和阿拉伯国家”,如埃及、约旦和沙特,它们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友。其中埃、约与以色列实现了和平,从而得到美国大量援助。沙特是世界“石油大王”,它与美国是“石油换安全”的关系。第二类是所谓“激进阿拉伯国家”,如伊拉克、利比亚和苏丹等被美国视为“无赖国家”,它们不仅被美国国务院列入“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黑名单,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裁。其中伊拉克是美国重点打击对象。第三类是其他阿拉伯国家,它们一般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对美国有较强依赖。当前,每个阿拉伯国家在考虑阿拉伯整体利益的同时,都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它们需要美国的援助、美国的市场、美国的军火以及美国的政治支持,因此在对外战略上,几乎每个阿拉伯国家都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排在全阿拉伯世界利益的前面。
美国利用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当沙特等国拒绝为“倒萨”提供军事便利时,美国转而寻求海湾国家的协助。这些国家国小力弱,又在伊拉克的身边,的确对伊拉克有着担心,害怕哪一天伊拉克恢复过来,又重演侵略科威特的那种欺负弱邻的把戏,同时,它们无不希望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美国的工作迅速在这些国家见了成效。安曼、科威特、巴林等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美国对伊动武,但却纷纷提供了军事基地。卡塔尔则直接得多:它的外交部长谢赫·哈马德2002年10月16日明确表示,一旦美国向伊拉克发动战争需要使用其空军基地,卡塔尔“会批准这一请求……卡塔尔可以(为美国打击伊拉克)‘出力’”。卡塔尔从而成为第一个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美国对伊动武之前做出这样表述的阿拉伯国家。到2002年11月初的时候,已有消息说一旦美国开始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大部分国家都将会在美军开始空袭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出动军用飞机参与美英对伊拉克南部军事目标的打击。至少会有一到两个海湾国家的陆军,会出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对伊拉克进行象征性的地面进攻。其结果就是,阿拉伯世界无法坚持共同立场。
美国通过联合国的多边机制,以武器核查为借口,也给了阿拉伯国家一个缓冲余地,对国内人民,可以解释成:“我们支持的是联合国正常的决议,目的就是清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支持美国打阿拉伯兄弟;至于战争,是由于萨达姆一意孤行,不严格履行联合国决议。”对伊拉克,则可以解释成:“既然你没有这些东西,让联合国看看又能怎么样呢?去去疑也好。”
美国攻伊,阿拉伯各国根据自身利益进行政策取舍,或明里支持,或暗里帮助,或骑墙观望,或愤而指斥。2002年10月下旬,利比亚由于对阿盟政策感到失望,已正式提出退出阿盟。这也许是一个先兆:美国“倒萨”之战,这场第二次海湾战争,将阿拉伯世界从一个困境推向更大的困境,最终可能推向四分五裂的未来。
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