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几年以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也导致很多人对此产生了一定的恐慌。事实上,从最近网上的情况来看,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问题,也时常引发讨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普遍出现早熟的现象。事实上,未成年人的早熟,其实早就出现了,之所以会早熟,其实是多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因为电视机、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当下未成年人更容易获得丰富的知识,了解新鲜的事物,但同时也会受到负面信息,影响心理发育。另一方面,学校对于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加强了重视,因此未成年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也会相应提前。
就在今年六月的时候,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据相关媒体报道,草案一审稿公正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期间,共收到65080位公众提出的137544条意见。其中,大量意见集中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建议加大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更好保护未成年人。鉴于此,草案二审稿对奸淫幼女、猥亵儿童,以及特殊职责人员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规定作出修改完善,同时,对有关规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出了规定。
除此之外,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于2020年十月十三日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草案也规定,以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在这份刑法修正案中,已经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进行规范,如果这份草案通过的话,12至14岁故意杀人等犯罪也将会负刑事责任,不再像以前一样得到豁免。
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表示:“相比上世纪七十年代,现代未成年人的心智更加成熟,鉴于目前犯罪日渐低龄化的现状,下调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事实上,这位代表也准备以修正案的刑事对刑法第十七条第二、三款作出修改,调整我国未成年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
事实上,对于这份草案,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支持的,毕竟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也是越来越频繁,有的未成年人甚至清楚地知道自己犯罪之后是不会被处置的,因此才会肆无忌惮。不过,现在一旦这份性草案通过,对于那些早熟的未成年人而言,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规范。
刑法做出的调整是12至14岁,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的,致人死亡的,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满12周岁未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可能会对犯罪年龄作出一定的调整,在12岁或者14岁之间也会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