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学习成长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想要完成从产品专员->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产品总监的升级之路可谓非常之难,对一个人的底层素质要求可谓非常高,差异化人群沟通协调能力(设计师,开发,老板完全不是一个物种,需要产品经理从中周旋,作为润滑剂),抗压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力等。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能力当属高效的持续学习能力,这个能力会将普通产品经理和优秀产品明显区分开来。
1、学习能力为何最重要
互联网产品经理是时代的弄潮儿,身处大变革之中,如果产品经理丧失了学习能力,将快速跟不上产品的发展脚步,进而被后来者淘汰。
代际变更将带来大量新的需求,相伴而生大量的机会,所以产品经理们要持续关注用户群体变化,用户需求的变化,这需要持续的学习。
产品经理需要了解所处领域的最前沿发展,不单单要关注国内的竞品演化,也需要关注国外竞品的发展,最前沿的产品设计方法,最高效的产品管理工具,同时还需要时刻关注相关领域的科技演化,毕竟跨界打击是当今商业博弈中的主要形态。
马云曾经说:我拿着望远镜也看不到我的对手在哪里,这不是一种傲慢,而是一种恐慌,因为很可能对手压根不在你现在的领域,而产品经理要想做好产品的舵手,必须持续不断的高效学习,。
学习能力理论上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因为我们所有技能的掌握都是通过学习完成从0到1。而持续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复利技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放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同尚德的广告语,世界总是狠狠惩罚那些不学习的人,而悄悄奖励那些会学习的人,尤其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
2、对高效的持续学习能力的理解
我们可以将学习拆解成四个维度:高效,持续,好奇心,目标。
1、高效:所谓高效学习是指快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运用信息,指导行为。而作为产品经理,当你负责一个产品从0到1时,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面对的是自己不太清楚的用户群体,如何通过观察,了解用户的底层需求,如何通过科学的产品方法论,快速试错,找到产品的MVP,这些都需要高效的学习能力,因为你是在于竞争对手抢时间。
而所谓高效一定是有方法的,以读书举例,如果按照传统方式的从头到位阅读完全不适用于职场学习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低效,而且工作后时间碎片化严重,这样的阅读可能导致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看完一本书一周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2、持续: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要求产品经理们都需要是终身学习者,上文中也介绍的学习必要性,但是学习有一个问题,短期内效果不明显,所以因为反馈的延迟,可能让很多朋友看了两本书,感觉自己的生活也没啥改变,就放弃了学习。
从长期来看,不要怀疑学习是否有用,从当下开始,持续的学着就好,相信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做一个终生学习者。
3、好奇心:产品经理需要对未知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工作过3-5年的朋友可能深有感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困难,人们更喜欢停留在舒适圈中,讨厌改变和学习,如何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产品经理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你对未知没有好奇,也无法调动好奇心,产品经理可能不太适合你。
4、目标:工作中,我们的学习通常为了解决问题和跳槽加薪而学习。不论如何,工作后的学习目标更加的明确,所以在阅读或学习过程中一定做到明确的目标导向,知道自己要什么?
3、产品经理学习策略
1、每天至少一小时的整块学习时间:可以地铁里,可以下班后,也可以早起,时间总是能挤出来的。
2、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持续学习,短期学习效果并不会很显著,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量变后会有质变发生。
3、需要什么学什么,不说自己不会,所有的会都是从不会开始的。
4、学习就是踏出舒适圈,而踏入陌生领域,接触陌生信息,理解陌生概念必然伴随着不适和挫败。
5、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快速阅读,超级记忆,康奈尔5R笔记法等
6、时常复习学过的内容,在工作中运用学会的技能,孰能生巧,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二、关于交流分享
1、交流分享为何很重要
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以教带学。与人交流是最快捷高效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懂市场,懂投资人,懂项目,懂管理,懂交互,懂心理学,懂社会学,懂技术,懂设计,懂运营,懂用户。这么多技能,精通一项尚且不易,如何做到每项皆懂呢?
2、我对分享交流的理解,交流分享有以下三大好处:
1、让产品经理在公司内部树立专业形象:笔者非常抵触无脑抄功能,短期来看会很高效,但是从长期来看,产品经理的创新和思考能力会收到极大限制,而且产品经理的专业性会受到毁灭性打击,开发和设计都会认为产品经理的工作完全就是玩玩其他竞品,然后直接模仿其他产品做功能,产品经理根本不动脑子,如果哪天产品经理自己想出来个需求,有一点瑕疵团队都不会很包容。
一旦专业性遭到质疑,那么后续的产品推进工作将很难开展。如果团队的整体氛围是模仿为主,是否可以与产品总监沟通,大家每周找时间做竞品交流分享,不但要思考竞品为什么这样设计,还要分析竞品的功能是否可以更优,操作是否可以更便捷。
我们产品的用户有什么特性,需要为其提供哪些差异化的功能,逼着大家去思考产品设计背后的逻辑,在交流分享过程中,让团队的其他成员看到产品经理的思考,也可以做用户反馈和访谈的总结分享,让团队的其他成员看到用户真的在使用他们设计的产品。
2、让产品经理在公司外部树立个人品牌:产品经理普遍通过公司或产品管理经历受到外部公司关注,如微信的产品经理,淘宝的产品经理,支付宝的产品经理等,而非BAT和第二梯队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其实可以通过分享交流,一定程度树立自己的专业性个人品牌。
这是一个自媒体时代,产品经理们可以利用写作,语音直播,视频直播等平台,将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展示给用户和同行,这个过程底层上增加了自己对于产品设计的思考深度,想到和写下来或说出来是有本质差异的,不信你试试!
3、在交流过程中学习和复盘:这种内容的对外输出不但可以有效在公司外部树立个人品牌,还能让产品经理对市场变化足够的敏感,为了可以让分享的内容更有质量,需要研究最新的产品案例。
同时,同行的评论将是一次拓展认知边界的机会,一个人的思路永远都是局限的,发布的内容可能遭到吐槽,也可能收到读者或同行的建议,这个时候需要从自身反思,调用我们的元认知能力,从自身思考问题,这个过程也是逼着我们从其他的视角复盘我们的经历,让我们的思考变得更加的深入。
3、产品经理交流分享策略
1、组织团队内部或公司内部学习分享会,通过演讲形式分享,锻炼PPT制作和一对多演讲能力。
2、将工作所得,学习心得编辑成文字,向产品猫学院,知乎,简书等平台发布,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交流产品设计和管理心得。
3、多参加一些线下沙龙活动,PM圈子不大,多认识些朋友可以互通有无。
4、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多做竞品分析,设计优化原型,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可输出成果。
三、关于职场选择
1、职场选择为何重要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是一个不错的职业方向,因为其持续的学习性决定了它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持续的关注时代的脉搏,而这种学习属性是一些其他岗位所不具备的。
如果你已经是一名产品经理,你每天也面对着不同的选择,举例来说,当公司整体环境强调推活和躲坑,那么这个环境中的最佳策略就是你也推活或躲坑,但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推和躲不是最优选择,最优选择是要么迎难而上,要么选择跳槽,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职场时间不断,30多年,不可能永远靠推和躲过完这一生职业生涯的。
2、我对产品经理职场选择的理解
因为产品经理最初的专业和经历五花八门,有开发转产品,设计转产品,市场转产品,也有一些八杆斯打不到专业为了可以进入互联网公司都会选择门槛最低的产品经理,其最初的校园技能可能会在底层影响行为和选择,笔者建议,产品经理的职场选择方向:专业+协作(管理)。
好的产品总监未必是好的产品经理,好的产品经理也不一定做的了好的高级产品经理和产品总监,这背后都在说一个事,向下管理+向上管理,向上管理是指管理老板或领导的预期,掌握产品的节奏。向下管理则是工作的分解和推动执行能力,产品经理的平级管理(与开发,测试,设计的沟通)是基础,很容易忽略的其实是向下管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工作分高效的分担给下属。
互联网公司一直存在两个方向,专家晋升通道和管理晋升通道,因人而异,笔者建议,即使选择了专家通道,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自己的向上和向下的能力,在没有上下级关系的时候创造的就是平级之间的影响力,而当你手下有人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根弦,管理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学习的,不能凭着感觉与下属沟通,掏心掏肺不是有效管理。
职场中有个长板凳理论,当你的技能无可取代时,那么你就只能在一个岗位上承担工作,而当你有一个长板凳,你教会了很多人可以完成你现在负责的工作后,你就有一会尝试更多的工作,获取更多资源的可能性。
3、产品经理职场选择策略
1、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今天已经没有传说中的铁饭碗,企业和员工都是双向选择,所以让自己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要当一个忽略问题和风险的鸵鸟。
2、职场中,时刻提醒自己,我们都有选择,很多抑郁和情绪的压抑源于对自己境况的狭隘理解,如同钻入牛角尖,感觉自己没有其他选项,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一个说法就是退一步选择有无限多。
3、人们往往抱怨体制枷锁带来的束缚,但同时也享受枷锁带来的安全感,无关对错,这都是一种选择。
4、从产品经理角度来看,成为管理者还是产品专家?这是一个选择,因人而异,管理岗可能会走的更高,当你选择管理岗后你面对的就是大量的会议和决策,而专家岗面对就是持续的学习和深入思考!
5、这家公司是否值得继续待下去?也是一个选择,需要结合自身的场景而定,年轻的朋友核心关注的应该是成长。理想的工作是公司在成长,你在其中能接触到全新的信息和知识,需要你也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公司和个人的成长高度一致。
先明确一下,产品经理想要提升自己,应该先做好哪些准备。
确立目标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一个可为之奋斗3年、5年甚至更久的目标。我们总是说核心竞争力,那就要先有一个核心才行,围绕着这个核心,你才能搭建你的竞争力。而这个核心,就是你的职业目标——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经理?这个问题解决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但你的方向是明确的,最终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
捷径是什么?捷径就是不走弯路一直在朝着你的目标前进。
平稳心态
要把心态放正,切忌浮躁。也许你自以为能力很强和经验丰富,超过你的同事和同行,让你心里隐隐有了一些优越感,领导分派给你的任务让你觉得是“杀鸡焉用宰牛刀”?亦或者你感到焦虑、惶恐不安,同事、生活、工作、家庭、责任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未雨绸缪,谋变在先
但无论是颓废还是忙碌,你的时间都在飞快地逝去。有些问题,不管你是否愿意去面对,你的成长阶段决定了你必须要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平稳心态,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择。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颓废或是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在碌碌无为中颓废/安逸下去。
学习积累
大家可能听说过10000小时定律:不论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你都必须至少付出10000个小时的磨练。
既便是那些看起来令人很羡慕的成功者们,也少不了日积月累的修炼与成长。能力的积累,源自于在一个方向上的长期坚持。那些因为走了弯路却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损失补回来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让你失去更多的东西。
因为成为产品经理,能学到非常多的知识,在不同的层面
产品经理软技能:
个人魅力: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愿景能力,感染能力,审美能力等等;
产品修养:产品修养包括混迹产品社区,运营社区,优秀产品群;
互联网修养:了解互联网现状,跟踪互联网热点,跟踪互联网前沿,混迹互联网社区。
项目管理
产品经理的一个重要角色是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需要对整个项目的结果负责,包括按时交付,合格交付,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需要熟练项目的5大过程组和10大工作领域,对于互联网产品经理来说,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沟通:沟通是互联网开发中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包括和上级,开发人员,运营人员等等;
总体进度计划:项目的总体进度,例如产品设计,UI设计,各个模块开发,测试进度,部署等等,产品经理必须把握整体的进度,针对节点进行审核;
开发详细计划:开发详细计划是总体进度计划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开发计划是技术经理维护,但是产品经理必须进行整体把控;
项目控制:项目干系人,风险,进度,质量等等控制。
协助推广
产品开发出来必须推广到市场,否则产品就是一个实验品。产品经理不需要完全负责运营推广,但是必须对运营人员提供必备的支持。
基本工作如下:
基础运营数据:获取产品的基础运营数据,例如下载量,用户量,支付金额,留存;
埋点:埋点的一种获取产品运营数据的重要方法,他可以分析页面点击,页面转化等等;
业务数据:业务数据例如订单情况,售后订单,销量等等;
竞品分析:和市面上相似产品对比分析;
Swot分析:了解本产品的优势、弱势、机遇、挑战。
迭代开发
第一个版本做出来后,产品进入迭代开发阶段,一般迭代周期是2个星期;迭代开发就是将从产品规划到运营过程进行浓缩,每个迭代周期开发少量的功能。
基本的工作如下:
收集需求:收集产品的需求,哪些需求进行迭代开发;
需求排序:针对需求进行排序,高优先级的尽快开发,优先级低的稍晚开发;
细节功能设计:第一个版本的功能进行细化,例如效果细化,交互细化等等;
迭代计划:维护整个迭代过程的项目计划。
根植行业
产品都有很强的行业属性,必须熟悉本行业才能设计本行业需要的产品,否则就是空想。
我们需要了解行业现状,熟悉行业痛点,熟悉行业热点,并且还得了解相关行业,此外需要熟悉相关的法规,道德,加入行业圈子,多逛行业论坛。
个人魅力
上述讲的是产品经理硬技能,下面介绍一下软技能,软技能更多的是个人的修养问题,但是这些会影响到产品经理的整个职业生涯。
个人魅力包括个人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愿景能力,洞察能力,审美能力,感染能力。拥有强大个人魅力的产品经理才能成为整个产品的领导者,才能激励整个项目成员,提高团队效率。
产品修养
产品经理需要提高产品修养能力。
产品修养包括:
与高人为伍:有时高人的一句指点胜过你苦思冥想一个月,产品经理需要向前辈,向领导,同级组织成员请教,请教他们你不熟悉的内容;
与实践者为伍:不要和空想者为伍,而是和实践者为伍,产品的使用对象均是实践者,实践者的想法将会提高你整个产品的境界;
产品社区:例如产品壹佰,pmcaff,多看一下帖子提高自身修养,此外多加入一些QQ群;
运营工具:例如应用雷达,酷传,APP annie,ASO 100,百度指数等,运营工具可以用来分析产品的运营数据。
互联网修养
一个互联网人,必须熟悉互联网,有一定的互联网修养,多看新闻,多参加一些沙龙,提高自身的互联网修养。
了解互联网现状:熟悉当前中国和世界上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多了解互联网当前现状,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华为,360等;
跟踪互联网热点:当前互联网热点,例如项目热点,投资热点这些,可以查看36kr,虎嗅,这些社区提高了互联网热点现状;
跟踪互联网前沿:例如vr/ar,物联网,智能设备等等;
大数据平台:常见的例如易观数据,talkingdata,这些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会提供部分免费的行业分析报告,了解互联网大数据对产品整体把控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需要学习,可以看下这几个软件:
1.脑图工具:百度脑图
2.文档共享:蓝湖、Axure等软件
3.项目管理:j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