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要求事事由他为主、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朝他的意思去做这个家才会清净!请问

2024-12-28 13:58:4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据最近的《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报道,美国德宝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做事拖拖拉拉也是一种病,而且有方法根治。约瑟夫·R。法拉利是美国德宝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专门研究人做事拖拉的倾向。他将那些喜欢把该做的事情尽量往后拖的人,称为患有“慢性拖拉症”。   做事喜欢拖拖拉拉的人全世界都有,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和普遍。根据最新研究,约20%的美国成年人是慢性拖拉症患者。拖拉症最常发生的地方是学校。尤其在大学,交作业的时间跨度很长,不少学生总喜欢熬到要交作业的前夕才动笔,其实这样做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法拉利等心理学家认为,这是“慢性拖拉症”的一种典型表现。  法拉利教授将慢性拖拉症分成两类。 一类是“激进型”拖拉症患者,其特征是有自信能在压力下工作,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寻求。 另一种是“逃避型”拖拉症患者,这类人通常对自己缺乏自信,害怕做不好事情而迟迟不肯动手,或害怕成功后得到别人的关注。 去年夏天在英国罗翰普顿大学召开的国际拖拉症会议上,法拉利教授和其他几位专家公布了一份关于拖拉症的。这份报告通过对澳大利亚、英国、秘鲁、西班牙、美国和委内瑞拉六国的比较。结果显示,“激进型”和“逃避型”拖拉症的比例在6个国家的比例相当,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也差不多。  当拖拉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改变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比如在秘鲁,准时赴约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迟交作业被认为是情理之中的事。拖拉已经成为秘鲁的社会准则。  法拉利教授等人认为,治疗拖拉症要趁早,在校期间就改掉拖拉的习惯,是最好的选择。“成功大学生活攻略”正是这样一套培训课程。该课程已经开办了5年,主要采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学生每两周上一次课,首先是听导师简单讲解学习技巧,然后再运用一个特殊的软件系统在电脑上实践各种刚学到的知识。在期限范围内,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操作进度,但却被规定一定不能超限提交作业,完成任何作业的期限都是严格规定的。“成功大学生活攻略”的创立人布鲁斯。W。塔克曼教授认为,做事拖拉的学生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设立障碍,“就像背着一包砖头跑长跑一样”。  培训课程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很多接受过培训的学生都彻底摆脱了拖拉的毛病,毕业以后也很少有恶习复发。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好:“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慢性子”,他们的磨蹭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比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学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上学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这一特点,在幼儿园或小学初级阶段的孩子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其次,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再次,如果孩子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这往往也会影响他们的做事效率。除此之外,有时候,孩子做事效率不高还往往是他情绪消极的一种表现。 ★赶在时间前面,迎难而上,一鼓作气
★立刻开始行动,不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去做,不给自己找托辞和借口
★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要避重就轻,逐步学习安排整块与零散时间。
★自我监督与他人监督
★ 制定能胜任的计划,自我检查,可以借助记事薄首先,睡眠充足。
第二,作息规律。
第三,排除无关干扰。
第四,制定合理计划。
第五,制定有效激励制度。
第六,请人监督。   懒惰之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拖沓。把前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敷衍到后天,是一种很坏的工作习惯。对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解决拖拉的惟一良方就是行动。当你开始着手做事—任何事,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正迅速地改变。  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借口与托辞的专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困难、太昂贵、太花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信心更强,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头容易得多。  这类人无法接受承诺,只想找借口。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为了没做某些事而借口,或想出千百个理由为事情未能按计划实施而辩解,最好自我反省一番了。别再做一些无谓的解释了,动手做事吧!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拖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你将一天时间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拖延是因为人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自己要付出劳动时,或要作出抉择时,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有些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有些人却深陷于“激战”泥潭,被主动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无法定夺……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浪费了。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却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五分钟,甚至十分钟……  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  拖延有时候也是由于考虑过多、犹豫不决造成的。  适当的谨慎是必要的,但过于谨慎则是优柔寡断,何况诸如早上起床这样的事是没必要作任何考虑的。我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时,立即动手,绝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考余地。千万不能让自己拉开和惰性开仗的架势—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往往在事情的开端,总是积极的想法先有,然后当头脑中冒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问题时,惰性就出现了,“战争”也就开始了。一旦开仗,结果就难说了。所以,要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时,就马上行动,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  人们如此善于找借口,却无法将工作做好,的确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欺瞒的人,能将这些精力及创意的一半用到正途上,他们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克服拖延的习惯,将其从自己的个性中根除。这种把你应该在上星期、去年或甚至十几年前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的习惯,正在啃噬你的意志,除非你革除了这种坏习惯,否则你将难以取得任何成就。有许多方法可以克服这种恶习:  第一,每天从事一件明确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别人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  第二,到处寻找,每天至少找出一件对其他人有价值的事情,而且不期望获得报酬;  第三,每天要将养成这种主动工作习惯的价值告诉别人,至少要告诉一个人。  现在就动手做吧!  如果你想规避某项杂务,那么你就应该从这项杂务着手,立即进行,否则,事情还是会不断地困扰你,使你觉得烦琐无趣而不愿意动手。
克服拖拉的习惯
每上人身上都有情性。事情不急时,都爱往后拖一拖。现在大家的学习,工作都很忙,有时缓一缓再做有助于调节紧张的神经。可是如果凡事都要“以后再做”,往往计划落空,生活一片混乱。自责、后悔、烦躁的情绪也会随之而来。当然影响了人们的进步,还容易由于混乱而不能发挥应有的能力。那么,怎么克服惰性,克服遇事拖拉的毛病呢?  第一,从今天从现在做起。不论明天是个多“规整”的日子,无论你今天多累,有多少理由,要是你真的想改进自己。这就马上列个事情明细单,定个时间,强迫自己做下去。这一步重要的是体会完成事情后的轻松状况。不做事,心里不踏实,是休息不好的。  第二,马上制定一个能胜任的计划。在第一天的学习、工作之余,还要制定一个近期计划。计划要能胜任,时间较宽松些,适合自己的作息习惯。这一步重要的是找到你希望坚持,喜欢做的一件小事,有兴趣的小事能够坚持后,能为自己带来信心和愉悦感。  第三,练习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逐步学习安排整块与零散时间。不要避重就轻。事情肯定会有轻重缓急,先集中时间,把最重要的先完成,不重要的拖拉了自己也不后怕。利用好零散的时间做事,可以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繁琐的杂务。这一步最重要的是不要怕做难做的事。
  第四,自我监督与他人监督。  第五,可以制一个计划表,自自己检查自己,满意打√否则打X。  还可以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别人,让自己产生压力,自尊心起来对你的敦促作用。这一步最重要的是坚持。过一个月后,勤勉的好习惯会克服惰性而形成。自己也会感到精神振作。
如何改变办事拖拉的习惯
(1)做个主动的人。要勇于做个真正在做事的人;不当游手好闲之辈。(2)不要等到万事具备以后才去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预期将来一定有苦难,一旦发生,就立刻解决。(3)创意本身不能带来成功,只有付诸实施,创意才有价值。(4)用行动来克服恐惧,同时增加你的自信,怕什么就去做什么,你的恐惧自然会立刻消失。(5)自己推动你的精神,不要坐等精神来推动你去做事。主动一点,自然会精神百倍。(6)时时想到“现在”。“明天”、“下礼拜”、“将来”之类与“永远不可能做到”意义相同。要变成“我现在就去做”。(7)立刻开始行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准备工作上,要立刻开始行动。(8)态度要主动积极,做一个改革者。要自告奋勇去改善现状。要自动担负义务工作,向大家证明你有成功的能力与雄心。如果在办公室的话,就放一个大本在桌面上,有了什么事,不要怕麻烦,都写在本上
事情无论大小都写上,完一一件划掉一件,如果总在外面跑,用定时提醒。 家长帮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习惯。
1、定规矩 勤督促才有效果(10岁男孩的母亲)
我的孩子都上二年级了,可是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别人不催,他就不着急,经常是我急得够呛,他还慢悠悠的。我劝过他,也训斥过他,他当时改了,过不了几天就又犯了病。我和丈夫为了帮他改正这个习惯,开始给他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父母安排的事情没做完,不许看电视;家庭作业没按规定完成,不许上网;帮父母东西超过了时间,"功劳"减半……一开始孩子屡屡"犯规",我们也不客气,拒绝他看电视或上网。他嘴上嘟嘟囔囔不高兴,做事却渐渐有了起色。我们在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关注他、督促他。现在,孩子做事虽然仍不是很利索,但是基本都能按时按质地完成了。

2、让自然后果教育孩子把方法教给孩子(11岁女孩的母亲)
我的女儿经常磨蹭,做事拖拉。有一次我让她给她爸爸打。等我办完事情回到家,女儿还在那里磨磨蹭蹭地换衣服、整理书包。孩子经常早上磨蹭到快要迟到了,让我们用车送她到校。为了教育女儿,我们和她的老师进行了沟通。
一天早上,我告诉女儿:"快点起床,你爸爸的车正在修理,不能送你,迟到了老师要批评的。"女儿没事似的说:"爸爸一会儿就能修好车,来得及。"等她起床洗漱完毕,车子还没修好。这下她急了起来,动作立刻快了几倍,等她到校时,早已迟到了……还有一次朋友聚会,本来说要带她一起去,但她磨蹭起来没完,结果她只好和她爸爸自己在家做饭吃。我们还常常教孩子怎样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临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东西准备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乱找耽误时间;告诉孩子经常用笔把该用的东西和需要做的事记下来,防止丢三落四昏头昏脑影响效率。这些办法还不错,孩子现在做事很少再磨磨蹭蹭的了。

3、 言传身教之新解(10岁男孩的母亲)
我的丈夫就是个慢性子,做事情时常拖拉。孩子耳濡目染,做家庭作业时,竟也学着拖拉起来,明明当天应该完成的作业,他非要拖到第二天才急急忙忙地写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我在督促孩子的同时,做丈夫的工作,他很配合。为了提醒孩子,我们在他的间挂上"今日事今日毕"的条幅;我丈夫和儿子约定,我来当监督员,如果他俩谁做事磨蹭、拖拉,谁就没有选择电视频道或者冷饮的权利。这个办法真灵,儿子在我们的提醒下,也是为了获得优先选择看电视节目和好吃的权利,他做事快多了,能做完的作业,大都在当天就完成了。实在难解的,征求我的意见,我允许他明日继续思考,不算"违规"。丈夫故意说:"我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住,看谁有耐心。"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要到了,丈夫因为"疏忽"了,把我交代米的事情拖了两天。儿子兴奋地说:"爸爸违规了,该罚。"丈夫态度很好地说:"好,好。"儿子笑了,我们也笑了。

4、排除干扰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12岁男孩的母亲)
我的儿子为做作业经常忙活到半夜,而他的同学早早就做完了,甚至还有时间看电视。我一直以为是孩子不好,拖拉、磨蹭的缘故。我后来发现自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我的丈夫爱上网,我经常打,谈家常,孩子常常被我们所吸引,时常探头探脑,或者从间出来转一圈。我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丈夫主动缩减上网时间,避开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上网;我也克制自己,尽量不打,即使非打不可,也要控制声音,防止干扰孩子;另外,我们在做家务时,也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家里的环境安静了,孩子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拖拉的现象少多了。虽然这样做我们自己的活动受到限制,但是能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我们觉得很值得。
总起来说,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来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毛病的养成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家长动气不如动心,花心思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法国教育家卢梭

回答2:

极端强迫症,小时候需求过于满足所致

回答3:

汪峰有句话说的好:这种人神经病
一般说别人的都是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