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把社会成员按某种标准进行区分,并通过这种区分来观察社会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社会分层的实质,是指社会资源即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分配不均等,而特定的社会分层状况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社会分层究竟与哪些因素相关,对特定的社会体系有什么影响,社会分层随着社会的变迁会如何变化呢?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社会分层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马克思和韦伯分别对社会分层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等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为社会分层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直至今天,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在这两个理论框架内深化和发展。
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研究上,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取向: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更多地以结构性因素来解释社会的不平等;而继承并简化了韦伯理论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采用多指标体系来划分社会阶层,即财富、声望和权力三个指标。人们在追求社会地位时,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标准。比如经济界追求财富,按财富多少决定社会地位;知识分子追求声望,声望高低不同,各个方面的相关利益也不同;政治界追求权力,权力大小不同,社会地位自然也就不同。在这里,资源的概念被扩大化,不再仅仅指经济上的财富。
多元社会分层理论研究取向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社会成员的社会差别,解释为个人特征方面的差别,主要是职业地位和收入上的差别,而职业地位、收入和教育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与此相应的社会流动模式理论,着眼于讨论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社会地位的影响。这个模型认为,社会分层结构主要表现为职业结构,而职业地位的获得,主要受代际之间的教育水平和职业,以及本人的教育水平和初职的影响。而新结构主义则强调在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获得中,个人特征之外的“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在承认职业地位、教育、收入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中的意义的同时,这种理论认为,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很多分割性的结构因素,对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和地位获得,具有重要影响,如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部门和产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组织特质、产品和服务特征、受分割劳动力市场制约的职业经历及其相关因素等。网络结构观则将社会结构设想为人们构成的一个社会网络,按照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或权力等,每个人得以排列在这一网络中及相应的位置上。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是指与个体直接或间接相连的人们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权力,以及社会关系。
综观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不同社会分层理论的区别,主要在于决定和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不同。换句话说,划分社会分层的指标和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制度背景下,这些指标和因素也会随之变化。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制度有很大差别。就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有显著差别的阶段,以及从前者向后者的过渡而言,中国的社会分层经历了一个复杂且具有明显转变方向的过程。改革以前,中国的社会分层可以从四个维度观察。
社会地位决定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巩固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