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代郡县制与采邑制的区别

简述中国古代郡县制与采邑制的区别
2025-01-27 14:23:4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分封制和采邑制的区别
1中国先秦时代尤其是西周时代的分封往往是先有爵后有地,而欧洲封建制往往是先有地后有爵。即是说,先秦的分封制大多有两个基础,一是与王室有较近的渊源,二是有较大的功绩。这些具备了,就封给一个适当的爵位,然后指给一块地建国,有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各国内部的等级爵位不算)者互不从属(当然战国的几个新兴诸侯是用政治军事的方法取得的实权)。而欧洲的封建领主,往往是通过武力、联姻、继承等手段取得土地,然后再宣誓效忠某位更高级领主,获得爵位。
2、从属关系上差别较大。先秦的分封制是层层从属,从礼制上讲,诸侯效忠于天子,大夫效忠于诸侯,如此大夫也效忠与天子,即效忠于上级的上级直至天子。而欧洲各级封建主之间只效忠于直接上级,隔级之间无效忠关系,这也正是欧洲很多国王国土广阔却无法调动国内的骑士的原因。
3、由于以上的爵位关系和从属关系的不同,在继承上就有了不同。先秦的土地继承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男系继承,女系及外戚无权继承,而且理论上讲诸侯的继承都要受到王室的节制,王室有权否认继承(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但诸侯的丧事和爵位继承都要通报王室)。而欧洲虽然有着更加严格的长幼制度(即长子继承全部,幼子什么也得不到。先秦宗法幼子降一级分封),但在继承权上相当松,女儿有继承权,外戚也有继承权,这就造成了大诸侯跨国领有土地、同时从属于两个上级领主、继承纠纷国际化等情况的产生。
4、总体来说,欧洲封建制没有分封制那么严格。先秦诸侯只能从属于天子,不服就要受到讨伐。等级森严,一成不变。而欧洲效忠关系十分松弛和自由,没有严格的宗法与分封制度。等级也有可能随着国力的改变而改变。
5、以上的不同又导致了贡赋制度的不同。先秦的贡赋制度其政治意义远胜于经济意义。诸侯贡赋为各地方物,代表这方土地属于天子。其贡献之物多为军事和祭祀物资,内容以林、猎、渔、矿为主,偶有谷类,也主要用于祭祀,如黍、椒(豆子)、麦、稻等。《左传·僖公四年》记载管仲伐楚时借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即反映了这个问题。天子及王室日常用度出自王室领地,公卿又各有专门的采地,如周、召、单等,这些并不依靠诸侯,因此从经济上来说诸侯与天子之间并无从属关系。而欧洲各级封建领主之间的供赋更像是租税,经济意义十分明显。内容以农牧产品为主。封建领主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靠直接农民的地租和下级领主的供赋来维持的。领主之间主要是经济从属关系,政治关系部紧密。

回答2:

郡县:郡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些诸侯国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经过朝廷的激烈辩论,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由中央直接管辖.
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随着世卿世禄制被官僚制的取代,地方组织也逐渐有采邑制转为县制~郡制.县与郡的出现,同春秋时的政治形势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春秋初期,诸侯国内普遍实行采邑制度.到了中后期,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按田亩征收赋税,原有的采邑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是,一些国家在所占有的领地的地方推行由国君直接管理的县郡管理体制.最初的郡大底建于边境地区,区域虽大,地位却比县底.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推行县郡两级制的开端.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开始时,县和郡都是有国君派官驻守,后来为了扩大兼并和抵御外敌的需要,就成了固定的地方政权组织,有权应变边境的突发事变.发展到了战国时,随着边地日益繁荣,就在郡下分设若干个县,郡在建制上的地位高于县,并逐渐形成郡县两级地方组织.
光有中央政府机构而无地方行政机构,仍然形不成强大的封建统治网络.但建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机构,这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是经历了一场激烈争论的.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主张沿用周代以来的封国建藩制度,分封诸皇子为王.他们的理由是有利于统治新征服的六国地区.而廷尉李斯则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很显然,李斯的主张符合专制皇权和统一的要求.因而得到了秦始皇的采纳,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随边境的不断开发和郡治的调整,增至四十余郡.
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设郡守、郡尉、郡监(监御史).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全郡政务,直接受中央政府节制;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全郡军事;郡监,掌监察工作.
郡以下设县或道.县是秦朝统治机构中关键的一级组织,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构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单位.内地设县,边地少数民族地区设道.满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令、长为一县之首,掌全县政务,受郡守节制.县令下设尉、丞.尉,掌全县军事和治安;丞,为县令或县长的助手,掌全县司法.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为治安组织.乡设三老、啬夫和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税收,游徼掌治安.乡以下为里,是秦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设里正或里典,其职能除与乡政权职能大体相同外,还有组织生产的任务.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亭.秦规定,两亭之间相隔十里,设亭长.亭遍布于城乡各要地.
区别:一个是行政单位,一个中央集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