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王弭谤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度地与民争利,导致国人无法进行正常生活;同时,实施严苛的舆论控制政策,导致国人积蓄了强大的负面能量,最终导致暴动。
厉王弭谤表面是控制了舆论,实际却积蓄不满力量导致自己下台。其实,在很多企业和组织中,也存在类似厉王弭谤的事情,典型的就是领导一言堂、实名制的民意调查等。
相关信息:
在周厉王继位后,他任用荣夷公,专擅渔牧山林之利,禁止国人入山砍柴打猎、禁止捕鱼,严重影响了国人的正常生活,损害了大部分的既得利益。国人对此非常不满,纷纷议论他的政策过失。
在召公反馈民意、劝谏厉王后,周厉王不仅不听,还指派巫师监督、处罚非议国政的人,随着政策越来越严苛,导致国人敢怒不敢言,最终在三年后爆发国人暴动,迫使厉王慌忙逃窜至彘(今山西省内)。
因为方法相似,而君主不同,秦君与齐王都是有名的一方霸主,有一定的政治眼光,通达事理,而厉王生性暴虐,委婉的劝谏根本行不通,对待周厉王召公应改用更强硬一点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