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连柯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2025-02-01 20:43: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别洛波里城一个工人的家庭。17岁开始当小学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1920年,他被委派组织一所\\“少年违法者工学团”。马卡连柯大胆进行教育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规律,经过艰苦的工作,使数百名犯罪儿童成长为新人。1922年,工学团改称\\“高尔基工学团”。1927年,他离开了工学团,组织并领导了同一性质的\\“捷尔任斯基儿童劳动公社”。他进一步发展了工学团的经验,创造了在集体中把教学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他在工学团的教育和公社的实践中,把三千多名走入歧途的青少年改造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和一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先进人物,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1935年以后,马卡连柯主要进行教育理论的总结、研究与宣传工作。其主要著作有《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等。 \r\n艰苦办学 \r\n马卡连柯的名字与\\“高尔基工学团”、\\“捷尔任斯基公社”紧密相连。他在这两所特殊学校15年的教育实践中,造就了3000多名名副其实的技工、红军干部、学者和专家,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了国家勋章获得者、先进工作者和卫国战争英雄。他形成了自己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好评。然而,人们不会忘记马卡连柯创办工学团所受的艰难。 \r\n那时,苏联十月革命后不久,苏维埃政权刚刚成立。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外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结果,国内许多儿童失去父母,流浪街头,有些甚至成了罪犯,人数已逾二百万。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苏联政府成立了以捷尔任斯基为领导的\\“儿童生活改善委员会”,并在各地创设了工学团。在此背景下,马卡连柯受命创办\\“波尔塔瓦幼年违法者工学团”,不久更名为\\“高尔基工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