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杆菌是一种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同时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病媒。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感染腺鼠疫75%会死亡,感染肺鼠疫的近100%会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鼠疫杆菌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Plague)的病原菌,同时也是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者使用的致死性细菌战剂之一。曾在欧洲引起大规模疾病死亡,在二战中也有使用记录。
扩展资料:
预防鼠疫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控制传染源,隔离可疑病人或病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切断传播途径,灭鼠、灭蚤;
3、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接种鼠疫无毒活疫苗)和个人防护。
4、高效价鼠免疫血清在治疗上有效,可与抗生素并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属于耶尔森氏菌属(Yersina)。它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Plague)的病原菌,同时也是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者使用的致死性细菌战剂之一。曾在欧洲引起大规模疾病死亡,在二战中也有使用记录。
鼠疫为鼠疫杆菌引发的烈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以鼠蚤叮咬为主,飞沫、皮肤伤口、消化道感染等方式也可传播,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肺炎、毒血症症状等。根据症状和发病部位不同,鼠疫可分为腺鼠疫、败血鼠疫和肺鼠疫等类型。
扩展资料
鼠疫杆菌感染人类的最早记录则可追溯到5000年前。2015年10月,丹麦科技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 101颗青铜器时期的牙齿遗骸进行基因分析,其中有7颗样本中被检测出鼠疫杆菌的特异基因序列。
这些牙齿的年代来自距今2800年到5000年前的欧洲人和亚洲人,而这些鼠疫杆菌的共同祖先可追溯到5783年前,推测这些早期人类可能也曾感染过鼠疫杆菌,不过这些古代鼠疫杆菌的毒力弱于后来的毒株,难以引发鼠疫大流行。
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第一作者是西蒙·拉斯玛森(Simon Rasmussen)博士。2019年1月,以拉斯玛森博士为通讯作者的研究团队再次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鼠疫杆菌基因分析,他们从瑞典一个距今49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的人类墓穴中,发现一颗牙齿的主人感染过鼠疫杆菌,这颗牙齿属于一个约20岁的年轻妇女。
综合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拉斯玛森团队推断在新石器晚期的欧洲曾经流行过多种不同的鼠疫杆菌株系,可能导致当时欧洲人口大幅减少,鼠疫杆菌则随着新石器时期人类的贸易往来得以扩散,并非因为当时欧亚人口的大规模迁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也是帝国主义使用的致死性细菌战剂。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鼠疫杆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而且对外界抵抗力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鼠疫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也是帝国主义使用的致死性细菌战剂。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在病灶标本中及初代培养时,呈卵圆形。
一分钟了解鼠疫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