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是什么?

2024-12-25 11:37:4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临床表现典型,尤其出现典型的皮损,并有多系统损害的特征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有关免疫学检查,一般容易作出诊断。在无皮损或早期仅有某个器官系统受累时,极易误诊。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变化无常,多数病例缺乏绝对性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并无可证实的病因,因此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其中最困难的是有些患者在缓解期或病程某个阶段可无任何临床和实验室特异发现,抗核抗体测定也为阴性。

(1)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修订的SLE诊断标准①颧部红斑:遍及颧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的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

②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栓塞,旧病灶可有皮肤萎缩性瘢痕。

③光敏感: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④口腔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⑤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侵犯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有渗液。

⑥浆膜炎

胸膜炎:胸痛、胸膜摩擦音或胸膜渗液。

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摩擦音或心包渗液。

⑦肾脏病变:蛋白尿>0.5g/d或>+++;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性管型。

⑧神经系统异常抽搐:非药物性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临时性电解质紊乱所致。

精神病:非上述情况所致。

⑨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4×109/L),至少两次;淋巴细胞减少(≤1.5×109/L)至少两次;血小板减少(≤100×109/L),除外药物影响。

⑩免疫学异常:LE细胞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Sm抗体阳性;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抗核抗体阳性或相当于该法的其他试验滴度异常,排除药物性狼疮。

上述11项指标具备其中4项或4项以上即可诊断为SLE。经测试,1982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以上。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提出的SLE诊断标准:SLE在我国并不少见,典型病例有蝶形红斑及多系统损害,不难诊断,但如果不综合分析判断亦容易误诊。

近年来早期、轻型、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日益增多,诊断较为困难。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特制定以下诊断标准,以供临床使用,待积累经验后,再作进一步修改。

①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②光过敏。

③口腔溃疡。

④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关节痛。

⑤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⑥肾炎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

⑦神经系统损伤抽搐或精神症状。

⑧血象异常白细胞<4×109/L或血小板<80×109/L或溶血性贫血。

⑨狼疮细胞或抗dsDNA抗体阳性。

⑩抗Sm抗体阳性。

抗核抗体阳性。

狼疮带试验阳性。

补体低于正常。

符合上述4项以上者可确诊,但应排除其他胶原病、药物性狼疮、结核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临床表现不明显,但实验室检查足以诊断为SLE者,可暂称为亚临床型SLE。

(3)隐匿型狼疮:临床上,有时可见患者具有一些症状提示SLE的诊断,但不能满足4条ACR的分类标准。1989年,Ganczarczyk等人将这部分患者归为隐匿型狼疮,并提出了隐匿型狼疮的入选标准,他们随访了22例隐匿型狼疮者5年以上,其中7例(32%)发展为SLE,满足4条以上ACR分类标准,15例(68%)继续保持隐匿型狼疮。这两部分患者起始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没有显著差异,但具有SLE家族史的患者均发展为SLE。目前认为隐匿型狼疮是SLE的一种亚型,临床表现轻微,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极少,预后较好。诊断隐匿型狼疮必须随访,因为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起病较缓慢,临床表现虽符合隐匿型狼疮,但实际为SLE的早期表现,这部分患者终将发展为SLE。

回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