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成瘾,孤独成性。这八个字是大部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也不知道是真的孤独,还是不想社交,总之我不提倡这种生活态度。
其实我没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我也是这八个字的典型代表,讨厌孤独却又享受孤独。说到底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因为害怕被伤害所以选择孤独,具体在害怕什么自己也不太清楚。
那种宅男宅女我想也都孤独成性了吧,一个人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就不会想着跟别人接触了。待在家里有wifi,有手机电脑,有外卖小哥送吃的,总之什么都有,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那样待一辈子。
但这种一个人生活的态度终究是不适合这个社会的,你始终要学会和人相处和别人一起生活,有的时候甚至连享受孤独都需要天时地人和。
我记得戴望舒的《雨巷》里他说他渴望一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出现在那条雨巷,像他一样孤独又惆怅,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但他也渴望有一个懂他的人出现。
正如我们现在虽然孤独成性但也同样渴望能有一个懂自己的人陪着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态,找不到那个契合灵魂就宁愿孤独终老,就是这么的刚!
但我还是开头那句话,我不喜欢孤独成性的这种生活态度,我觉得太不积极了,作为年轻人就应该要有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多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丽,而不是宅在家里享受科技的便利。
想到了海子的一首诗——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真的超级喜欢,很欣赏海子这样的生活状态,无忧无虑,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在纷纷扰扰的环境里难过的哭泣。
但当我知道海子转身去了之后,我才慢慢的从这首诗里体会到其他的情绪——孤独。
你说孤独成性不好?NO。
很多人都喜欢独处,因为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思想才能独立、心智才能成熟、心灵才会纯净、心胸才会宽广。只有不被别人左右,才能遵从本心,主动选择未来。
独自生活的人,他们也不需要伪装,从早上睁眼到晚上闭眼,每一刻见到的都是真实的自己。他们不会去做违心的事,不会去说违心的话,过得潇洒、自在。
而且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他们也不用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用在无用的社交上,完全可以买一本好书、看一场电影,一个人抱着电脑在咖啡厅写一下午的文案,把时间用在最值得的事情上。
但,这种“春暖花开”般的生活,还是没留住海子,同样,它也留不住我们。
想想小时候光着膀子和邻居小孩干架,想想和你一起站在教室后罚站的好同桌,再想想让你第一次怦然心动的女孩,想想聚餐上大家胡吃海塞的吹牛皮,这么多美好的事情,是一个人永远无法享受到的。
我们需要孤独。一天二十四小时,去掉杂七杂八的琐碎事情,留出20%让自己孤独就好。孤独之后,是抛弃一切胡思乱想,和自己的好朋友聚一聚,约喜欢的人看个电影,去喜欢的地方看一看。
世界那么美好,一个人总是没法看完的。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孤独不孤独首先要理解,真正孤独的含义,一个人生活并不代表孤独,你生活在人海里,也并不代表你真的不孤独,以前信息不发达的时候,很多人在一块儿,胡吃海喝,东拉西扯,打打麻将,胡乱扯淡,那只是表面上的热闹,当这些表面上的朋友都离开的时候,剩下的还是一个人,还要独自去面对,漫漫的长夜,孤独的人生,而相反,现在的网络信息发达,给了人更多的选择空间,网络上,很多的地方,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精神的契合点,当一个人有了精神食粮之后,是不会觉得孤独的,而相反,生活的很有意义,比如李白,整天生活在达官贵族里面,依然是很孤独无助,当他一个人的时候,反而觉得很自然,很自如,正是这样,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找到自我,才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宇宙,这个小小的宇宙,与其他人是互相联系的,也是互相排斥的,互相封闭的,因为我们总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们把它深深的藏在心底,还有别人总有我们无法了解的,总有一些用语言无法表达的,这就需要会意,这就需要理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是生来孤独的,我们要做个真实的自己,无论是独自生活还是和别人热闹相处,都要活得真实,否则,那是很累的,而不是孤独不孤独的事了,也希望每个人都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满意请点赞,谢谢!
谁说过跟人频繁接触的生活就是唯一的正确答案?自己到底孤不孤独自己心中有数。一个人享受生活总是好过两个人互相折磨。请不要“孤独成性”来总结年轻人,你们是哪代人?你们做过调查么?结果固然重要,原因也必不可少。请不要为了仅仅发表观点而揣测几代年轻人,拿出数据拿出证据来。
而且宅在家里也不一定不跟人接触,现在是大信息时代,跟人接触的方式不只是面对面。如果观点和三观相投的人身边并没有,难道要让他们天天出去跟聊不来的人尬聊么?心和心的连接难道不比当面尬聊来的重要?还是那句话,自己孤不孤独,自己心里有数。如果经过仔细思考,有清晰和理想并现实的未来构图。我觉得不用太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你的生活是你来活,说清楚就好。当然,我不否定自我保护的方式的观点,毕竟是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事实。但是自我保护就是错的么?一个人胆小,你给他的建议就是变得勇敢些?你需要跟人相处?这就跟一个人说饿了,你说那吃啊一样的废话。自我保护是本能,可能会让人变得封闭,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是需要的,你说的话他不懂么?他懂。但是为什么他还是选择这么做的原因你考虑过么?人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以好坏而论。
我不否定多跟人交流和出去有很多好处,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不喜欢高谈阔论,你说了半天,你告诉那些“孤独”的人该怎么改变了么?没有实际方法来引导他人的道理都是耍流氓。下面我要开始我片面的方法论了,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但是我希望我所说的话能帮助类似想法的人有一个新的视野,对自己的现状和将来的打算有所了解和思考。
我认为,如果你一个人足够开心,但是迫于父母和周围人的关心或者看法需要停止“孤独”。你首先要了解的是,你想不想有一个和你相伴一生的人。如果你想,你对爱人有着憧憬,即使你有些累,我希望你能先和家人朋友抑或是你的心理医生袒露你的想法,先获得他们的支持。然后,以一个你可以接受不会给你带来影响日常生活的频率,例如两周一次,来在支持你的人的陪同或者你心里想着那个人的时候,踏出你的舒适圈扩大交际圈。例如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做志愿者,记录生活发朋友圈,跟门口老大爷聊聊天什么的。只有增大了遇见没见过的人的机会,你才更可能遇到适合你的人。进步一点就好,没有也罢,只要你还在做,机会就已经比不做的时候有了质的区别,人的态度会给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觉得事业抑或是其他的东西高于和人一起度过一生的想法的人,我觉得扩大交友圈是有利无弊的,但是你该和家人朋友说清楚的一定要说清楚。即使会吵架,你也要把自己的态度和原因清晰冷静地表述给他们听,这一举动的目的不是获取支持,而是让他们确切的知道你确实经过了现在的你的深思熟虑并且愿意为自己现在的想法付出实践和承担责任。你的一生只属于你自己,你的决定都需要你承担,所以可以商量,但是不要违心。
至于愿不愿意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一点,我觉得因人而异。没有好坏之分,有的人就是内向或者懒,喜欢画画读书打游戏,有何不可?有的人外向,喜欢聊天喝酒唱歌,也挺好。扩大社交圈固然有好处,但是对普通人而言,精力和关心是没法分给所有人的,我觉得人际圈的大小最重要的是舒服和你找到你想找到的人。和不对的人或者不理想的自己相处,那才是真正的狂欢中的孤独。
单纯的孤独成性是一种不健康习惯。而当代年轻人普遍存在“孤独成性”有其社会背景。但却不一定是不健康。其一社会进步超过历代。大部分人在外交际获取信息,寻找机会等交际活动已被网络活动所取代。外界很难组织有效活动吸引年轻人。其二社会活动都很方便,比如出行有车船飞机自行车。很少出现需要帮助场景,从而进一步减少去外部交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