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性味】辛、苦温。
【功用】(1)发汗:用于风寒感冒。配桂枝发汗力增强,治重症无汗的风寒感冒。
(2)平喘:用于实证喘息。配生石膏、杏仁治肺热咳喘(如肺炎)。
(3)利尿:用于实证水肿。配生石膏、生姜、甘草治风水(如急性肾炎水肿)。
【用法】1.5~10克。生用发汗;蜜炙用于止咳平喘。
石膏
【性味】辛、甘、寒。
【功用】清肺热、泻胃火,除烦止渴:用于高热、口渴、烦躁,肺热咳喘及胃火引起的头痛、牙痛。治肺热咳喘常配麻黄、杏仁;清肺胃热常配知母。
【用法】15~60克。多生用。须打碎先煎。
决明子(草决明)
【性味】甘、苦、微寒。
【功用】(1)清肝明目:本品为眼科常用药,用于肝胆郁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配菊花、黄芩治急性结膜炎;配菊花、夏枯草用于高血压,也可单味服用。
(2)散风清热:用于风热或肝火上升之头痛。
【用法】10~15克。能润肠通便,大便泄泻者忌用。
密蒙花
【性味】甘、微寒。
【功用】清肝明目:本品为眼科专用药,用于血虚肝热之眼病,常配枸杞子、菟丝子。治肝经实热之眼病则常配青葙子、菊花等。
【用法】6~10克。
瓜蒌(全瓜蒌、括蒌)
【性味】甘、寒。
【功用】(1)全瓜蒌润肺宽胸,清热化痰,润肠通便:用于肺热痰稠、胸痹心痛、大便燥结。治胸痹心痛(如心绞痛)配薤白。
(2)瓜蒌皮(瓜蒌之皮)清热化痰,宽胸利膈:用于痰热咳嗽及心胸痛。
(3)瓜蒌仁或瓜蒌子润燥滑肠:用于肠燥便秘。
【用法】全瓜蒌10~20克;瓜篓皮6~12克;瓜篓仁10~15克。
肉桂(肉桂心、官桂)
【性味】辛、甘、大热。
【功用】(1)补火助阳:用于肾阳虚衰之水肿尿少、腹冷久泻、四肢发凉,常配附子。
(2)祛寒止痛:用于寒证的胃痛、腹痛、痛经等。前人有“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之说。常配吴萸、干姜。
【用法】3~6克。有效成分煎煮后易于挥发,故研末冲服效著。孕妇忌服。
丁香(公丁香)。
【性味】辛、温。
【功用】(1)温中降逆:本品为治疗胃寒呃逆之要药。用于脾胃虚寒之呃逆,常配柿蒂。亦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
(2)温肾助阳:用于肾阳虚之阴冷、阳萎等。
【用法】1.5~3克。
川椒
【性味】辛、热、有毒。
【功用】(1)驱寒止痛:用于阴寒内盛之脘腹绞痛。
(2)杀虫:用于蛔虫所致之腹痛、吐蛔,并有驱蛔作用,常配乌梅。
【用法】3~5克。
复盆子
【性味】甘、酸、微温。
【功用】固精缩尿:用于肝肾不足之遗精、尿频、遗尿,常配桑螵蛸。
【用法】3~10克。
石榴皮
【性味】酸、涩、温、有毒。
【功用】(1)涩汤:用于久泻、久痢。
(2)杀虫:用于杀绦虫及蛔虫。
【用法】3~10克。
西药是化学反应,中药是经脉理论,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呵呵,我不是医生!
中医是从宏观角度看一个人生理病理,西医反之(微观角度)。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能治好病就是好医。
目前状态是:从事西医的人多,因为钱来得容易;中医是扎根于广大普通老百姓的,赚头少。
——非典来,中医独特一面较世界认识,于是国家不轻视中医,可是也不重视。——呵呵,越扯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