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是谁发明的

2024-12-13 01:27: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围棋的发明人是尧。

围棋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记载历史,围棋在古代被称为“弈”,下围棋也称为“对弈”,现在的博弈也是出自这里的说法。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尧创造了围棋,丹朱很擅长下围棋)。


扩展资料:

一、基本下法: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

3、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

4、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二、棋子的气: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三、提子: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一种是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另一种是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叫禁入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围棋

回答2:

  中国元素——围棋的起源
  来源: 德远的日志

  说在大约五千年前的尧帝时期,尧有个儿子叫丹朱,传说这个家伙出世时全身红彤彤的,红皮肤、红脸蛋、红鼻子、红耳朵,连眉毛也是红的,头上的胎毛也是红的,尧帝高兴得不得了,也吃惊得不得了,想都不想就给起了个名字叫丹朱,意思是红上加红。今天看来这个名字不错,红太阳、红灯笼、红红火火的日子,多美呀!不过就是有点女孩味。 果然,那丹朱从小就喜欢和小女孩一起玩耍,而且胆子还出奇的大,整天东跑西颠,喜欢在山野咆哮的大水中嬉戏,喜欢看爆发的火山,望着火山口的红火焰大呼小叫。

  由于尧帝很忙,整天要忙着整治洪水、围猎捕食等的“国家大事”心思也不可能全放在儿子的身上,那知丹朱长成青年之后,越玩越邪乎,他和他的“狐朋狗友”想出点子,砍下桑木造了一艘船,仗着自己的老爸是帝王,让别人当纤夫,拉着他们在山间林莽逍遥,还说是“陆地行舟”。纤夫们拉着千年枯滕做的纤绳,踩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在烈日下拼命拉纤,肩膀上流出了血,脚底下也是血肉模糊,深深感到了命运的不公! 尧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悲痛,好歹是公平社会,哪能让儿子胡来,自己的一世英明不能被儿子糟踏,其实尧帝还想把帝位传给丹朱呢,于是思量着用一个什么办法把儿子给拴住,看看尧帝是想出什么办法拴住丹朱的吧。

  尧帝思量很久,一天和族人一起围捕犀牛的时候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是:用桑树劈成一个方正的盘子,上面画成横竖交叉的线条,就象围猎时分开一个一个猎物,然后把犀牛角和象牙砸成块片,象牙块和犀牛块双方轮流在交叉点上走,好象人与兽的较量。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围棋模型。想出了这个办法,尧帝大喜,这样让丹朱在格子上就能体验冒验的乐趣,不用东跑西颠冒生命危险玩乐了,还可以知道围棋的方法,真是一举多得! 那丹朱玩起这个游戏果然十分喜爱,从此不再到处“鬼混”,整天和伙伴一起玩犀象游戏。

  又过了几年,尧帝年老体衰要退休了,找来丹朱商量要把帝王位传给了,让他谈谈自己的想法。谁知丹朱马上推卸,他说:“我的性格不适合当帝王。我喜欢在大自然中畅游,吸引大自然的精髓,搞点发明创造。”我们选帝王不能搞世袭制,应该让最能干的人当帝王。我认识了一个叫舜的朋友,他不但犀象游戏玩得好,而且还注重实践,每次围猎都很多,我向您推荐这个人。”

  尧帝经过考察,发现舜不仅围猎有办法,耕种、治水也很有一套,加之丹朱又不想当帝王,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 后人把尧、舜当帝王的时期称为尧舜时代,据晋朝人张华《博物志》记载,围棋的起源就是在这个时期。  

  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有人认为围棋棋子没有如象棋之等级之分,当起于原始社会时期。

  《梨轩曼衍》云:「围棋初非人间之事:始出于巴邛之橘,周穆王之墓;继出于石室,又见于商山,乃仙家养性乐道之具。」将围棋捧了上天。围棋既是仙家发明,那又为何会降临人间呢?

  话说上古仁君帝尧,娶妻散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虽然是圣人之子,但却自小性情乖戾,长大后又嗜好游玩,不务正业。尧帝为丹朱担心不已,遂往觅仙人蒲伊问教子之良方。至汾水之滨,见二人对坐苍桧下,划沙为道,以黑白小石子行列如阵图。右一人戴箬笠,左一人披蒲衣,坦腹露臂,毛长数寸,两目更方,帝知即是蒲伊。尧帝上前施礼,请教全丹朱之术。蒲伊曰:「特易矣!丹朱善争而愚,当投其所好,以闲其情。前翠桧下沙道石子,是谓弈枰,废兴存亡,于此可见。」

  帝问其理,蒲伊曰:「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且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三百六十,像周天之数,分四隅以象四时,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候,亦名围棋,为具攻围征之用。其子白黑相半,以法阴阳。局之道谓之枰,道之间谓之罫。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棋虽小数,实与兵合,千变万化,弈无同局。苟非精虑深思,不能求其胜负之由也。子归以教丹朱,彼必专心致志,何暇争夺天下哉?」

  帝独自一个回来,召集群臣齐集桧下,看所聚石子,众人不解其义。尧帝用心端思详察,越旦,尽得其妙。命左右敛石于囊,画棋局于简,收拾回程。回到家里之后,尧帝为了引起丹朱的兴趣,用文桑木来做棋局,用犀角和象牙来做棋子。做成之后,光彩夺目,不同凡响。帝尧一向俭朴,但为了教育好丹朱,竟不惜豪华奢侈一回,足见其苦心。丹朱果然被此名贵之棋局所吸引,由尧处学了围棋,据说从此果真有了长进。据此,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围棋带来的乐趣,可要多谢丹朱了。

  也有人说是舜作围棋以教愚子商均。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能,纯洁性情的。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则以为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可谓极穿凿附会之能事了。

  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像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像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起初发明围棋的时候,用的是多少道的棋枰呢?

  《孙子算经》上有句话:「今有棋局方十九道,问用棋几何?答日:三百六十一。术曰:置十九道,自相乘之,即得。」近人论证《孙子算经》可能是东汉时的作品,那就是说,东汉时围棋盘已是纵横十九道了。东汉人马融、蔡洪在《围棋赋》中,有「棋鵻」、「五岳」的名称,间接支持了这种推断。

  但三国时魏国邯郸淳的《艺经》里写着,「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此外还有一个唐代的说法:马鞍山位于柳江南岸的市中心,高达海拔270米,是柳州八景之一。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两位仙人曾在马鞍山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和「棋盘石」、「仙人洞」等。柳宗元游览此山后。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文中说:「始登者得石坪于上,黑肌而赤脉,十有八道,可弈。」有人据此认为唐代流行十八道的围棋。然按文理,「可弈」的棋盘大概不等于常规的棋盘。

  胡应麟《笔丛》说:「今围棋十九行,三百六十一路,子亦如之,宋世同此。然汉制十七道,唐局或十八道,不可不知也。」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反而考古文物方面的证据比较多: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村古鞋群中,有一部份为初唐当地豪族张氏的墓葬,保存了不少初唐文物,其中有一幅仕女图,描绘了十一个妇女形象,其中有两个对弈的贵妇,用的也是十七道的棋盘。

  1971年湖南省湘阴县一座唐代古墓的随葬品里有围棋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

  1977年4月5日,在内蒙敖汉旗丰收公社白塔子大队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高十厘米,边长四十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盘。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

  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其次,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十七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然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

  棋局的大小关联到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局棋:《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真伪问题。这一棋局见于来人李逸民编的《忘忧清乐集》,是在纵横十九道的棋盘上展开的。从清人钱大昕开始,就有人质疑其真实性,百余年来争论不休。我们认为,棋盘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这种变化要被所有的棋手认可,不可能在一时一处完成。新形式总是由局部到全面,逐渐推广完善的,而老形式也不可能一夜间在地球上完全消失。大胆一点,我们可以这么设想,纵横十九道围棋盘,最早出现于东汉,完成于隋唐。

  棋子方面,考古学家从安徽亳县元宝坑一号东汉墓中找到石质围棋子117粒,11.5 毫米见方,厚三毫米,颜色有粉绿和墨绿两种,可见汉魏时期的围棋子仍是方形的。大约到了唐宋时期,棋子才从方形变为圆形。由唐代以后,圆形的玉石棋子屡有出土,如江苏丹阳出土的黑白棋子83枚;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黑白棋子50枚等。

  中国围棋子中以「云子」最出名。云子的祖先是「永子」,永子原产于云南永昌郡(今保山市)。关于永子,有这样的民间故事:相传九百多年前,吕洞宾来到永昌郡,在龙泉池畔的塔盘山下见到一个孝敬母亲的穷苦农民,为了周济这个农民,吕洞宾就教他用当地盛产的玛瑙和琥珀锻造围棋子出售,使母子摆脱了困境,永子传播于世。

  据记载, 永子之生产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为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所厚爱,也是进献皇帝的贡品,有「永昌之棋甲天下」之美称。民国初年,永子制法失传,1974 年,经对永子的化学成分反复测试、研究,并加以改进,试制成功「云南围棋子」。云子质地细腻玉润,坚而不脆,沉而不滑,柔而不透,圆而不椭,正面微凸,底面扁平,弧线自然,造型别致。白、黑子各有特点:白子洁白似玉,润而发光,色如嫩牙、晶莹可爱;黑子乌黑透碧,照光而看呈墨绿色,且周边有一种神奇的碧绿光环,但着盘则呈黑色。由于色泽柔和,适于弈者作长时期的观看与思考。云子看上去很象天然玉石琢磨而成,重扣不碎,着盘声铿,手感舒适,由于导温性低,有冬暖夏凉之感。

  1993年第三期《体育文史》杂志发表了杨晓国的《论陵川棋子山与围棋起源》。文中根据陵川棋子山是我国唯一有天然棋石(棋子的古称)的地方、周武王曾访殷末三贤之一的箕子于「箕子山」(即今棋子山)及围棋包含的一些哲理可能诞生于该地附近为理由,推测围棋起源于殷末周初的山西陵川县附近地区,也可聊备一说。

  战争的需要可能也促进了围棋的发展。两汉时己有人把围棋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还有棋谱收入兵书。

  据说围棋盘面效洛书,361个交叉点、8个方位星、周边72个交叉点与360周天、8卦、72候相应。棋子扁圆形,上突下平,分黑白两色,象征阴阳。如此说,可真有哲学意味。吴清源则认为围棋可能像征天空里星晨的分布,由古代天文家的工具发展而成。

  与中国哲学、特别是《易经》有关的《河图》和《洛书》也是黑白圆点的布局,和围棋也可能有点渊源:

  现代人用「弈」字指围棋、象棋、军棋等等一切棋类。 其实,最早的时候,「弈」是专指围棋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弈,围棋也。从丌、亦声。」丌的古文字为两人举手握棋对局的像形。西汉末杨雄在《方言》中说:「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可见,西汉年间,弈已成了围棋的别称。仍然称弈的,只有北方部分地区。

  弈秋是见于记载的第一位棋手,生活在战国初期,由于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他有两个学生:一个诚心学艺,十分专心;另一个大概只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棋艺。这小故事说明了专心致志是下好围棋的先决条件。

  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各执己见,到处游说,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十分风行的围棋开始在诸子的言论中出现,或褒,或贬,或以围棋为例,或直接论述围棋。其中有不少有价值的论点,这对围棋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士大夫阶层最初是瞧不起围棋的。孔夫子在《论语》里把围棋看做无聊消遣的东西。此观点影响深远,以后有人攻击围棋时,常说些类似的话。

  孟子师承孔子,曾说:「下围棋的人嗜好饮酒,不顾父母养育之恩,不尽孝敬之义。」他把下围棋而不理父母算作五不孝之一,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不理父母」才是重心。《孟子》里还有这么一段话:「学习围棋如果不专心于自己立足的一方并致力于攻克对方,就不能领会围棋的精髓。」这里,孟子不仅承认围棋是门深奥的艺术,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学会。

  以后,围棋的地位逐渐提高。《关尹子》里指出:「射箭,驾车,操琴,学棋,没有一件事是能够轻而易举学会的。」显然,围棋这时已提高到与射箭,驾车、操琴同样的地位了。

  梁萧绎(508-554) 《金楼子.杂志篇》又有记载:「梁有富人虞事,财资无量,登高楼,临大路,陈酒博弈其上。楼下侠客相随而行,楼上博弈者争采而笑。会飞鸢堕腐鼠,正中侠客,侠客闻楼上笑,谓虞氏以鼠投己,夜聚攻灭虞氏。」博弈博出个祸来,虞氏恐怕是第一人了。按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从此魏亦称梁,至前225年为秦攻灭。虞氏事件当发生于此段时间之内。

  秦代时间很短,未见关于围棋的记载。唐代道士瞿柏庭 (755-773) 曾声称于艺药园中得一秦人棋子,光润如玉,但因其「状若小龟」,非博非弈,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汉代宫中盛行围棋。每年的八月初四这一天,戚姬总要陪高祖刘邦下围棋。据说在这天下棋,赢家可以终年有福,输家可能遭疾病之灾。要免除灾难,只能取一缕发丝,面朝北斗星,乞求它赐予长命百岁。这样的风俗可真有情趣。

  话说这戚姬身材修长,气质高贵,在定陶与刘邦相遇,自此两人情投意合,成了一对誓同生死的烽火鸳鸯。戚姬的儿子叫如意,言谈举止都有刘邦的风范,刘邦对他十分钟爱,加上戚姬的枕边进言,刘邦元配吕后儿子刘盈的怯懦不讨刘邦喜欢,刘邦大有废掉刘盈,另立刘如意来继承自己衣钵的可能。这件事的态势在不断发展,吕后整天胆颤心惊,眼看戚姬先是夺走丈夫的爱,如今又要攫取太子的位置,一个是情仇,一个是政敌,她必须反击,但也必须小心翼翼。

  汉代定鼎以来,千方百计想要罗致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但「商山四皓」听说刘邦不太重视儒生,言语之间又喜欢不干不净地骂人,所以始终不肯应合。

  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隐士,名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林壑幽美,云蒸霞蔚,地势险峻,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据说商山四皓喜欢下围棋,《四皓弈棋图》是常见的画题。

  为了巩固儿子的太子地位,吕后求计于张良。四皓本来就是张良的道友,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后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作太子的宾客。经过这四位长者的教导及潜移默化,刘盈的修养和见识大有长进。

  一天,宫中大排筵席,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肃立在太子刘盈身后,等到汉高祖得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时,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废。他知道连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都已成为太子的宾客,看来太子羽翼已成,当刘邦回到后宫把这一消息告诉戚姬时,戚姬立即泪流满面,戚姬为排谴心中的悲痛和不安,悲歌一曲,希望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得到保证,刘邦无言以对,也只能用一曲悲歌诉说无奈。

  这次吕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取得意外的胜利,连雄才大略的刘邦也一筹莫展。

  明代陶安有一绝咏此事云:

  安刘事毕返林丘,当局机心老未休。松下樵夫应暗笑,先输一着与留侯。

  汉景帝刘启少年时当太子的时候,曾因六博争道,以博局相掷击,误杀了吴王濞的太子,种下了未来「七国之乱」的祸根。《后汉书.孔融传》说,孔融五十六岁时被曹操处死,当时,女儿年七岁,儿子年九岁,因为幼弱而得以保全。而孔融被拘执时,据说两个孩子正在弈棋。由此可见,博弈一类的智力游戏可能是当时上层社会儿童游艺生活的内容之一。

  考古工作者1997年在汉景帝阳陵南阙门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件陶质汉代围棋棋局残件。

  汉阳陵是中国西汉王朝第四代皇帝汉景帝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园。南阙门遗址位于帝陵南部 120 米。出土的围棋盘外观略有残损:长 28.5 厘米至 5.7 厘米,宽 19.7 厘米至 17 厘米,厚 3.6 厘米。

  从陶制棋盘质地来看,棋局是用当时的一块铺地砖加工制成的,而局面纵横之线刻划简略、粗陋,因此棋局虽出自皇家陵园,但显然不属于皇家之物,很可能是守陵人信手制成,以供闲暇之时娱乐所用。由此推断,在西汉时期,围棋已不仅流行于士大夫阶层,而且也被中下层平民所接受。

  专家从遗址出土的同时期的铺地方砖得知,这种方砖一般长宽约 33 厘米左右,结合棋局上残余的刻线数目推算,汉阳陵陶质棋局局面应有纵横线各 17 条,说明围棋在西汉时期已经具备了现代围棋的雏形。

  这件围棋棋局,虽然不是皇家贵族用物,但是因为出土于汉景帝陵园,也很自然地会使人联想到汉景帝刘启少时与吴太子争博的故事。

  西汉时人称杜陵人杜夫子为「天下第一名手。」有人讥笑他在下棋上乱花功夫浪费时间,谁知道他却回答说:「我精通了围棋之道,可以弥补孔夫子之不足。」一个封建士大夫,竟敢说这样的话,看来还是位有胆气的汉子。

  西汉时,以棋扬名的还有刘去和陈逐。传说,陈遂因陪汉宣帝下棋,讨得天子欢心,后来还得了太原太守的官职。

  从总体上看,西汉时期的围棋活动似不广泛。因为到了东汉初年,班固在《弈旨》一书中还说:「博行于世而弈独绝」。六博流行,却不见围棋。

  试看汉代画像石,描写六博的多不胜数,但描写弈棋的,却似乎没有(据李松福《围棋史话》说,山东曲阜孔庙有一幅描写孔子说话「不有博弈者乎?」的汉画像砖,待找。不过以下曲阜窑瓦头村此幅也有点近似,虽然下面的「棋局」可能是箸枰,但作为箸枰,又好象大了一些),可见此艺传至汉朝,已近灭绝。

  乐府风人诗有句:「围棋烧败絮,着子故衣然。」借围棋为着子(思念你)、败絮为故衣、烧为然(燃)(即仍旧),可算是此时期硕果仅存的有关文献了。

  大致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围棋活动才又兴盛起来。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回答3:

围棋,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其发明者不可考,只有文献为证
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
《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 围棋
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则以为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围棋是「有害诈争伪之道」!每颗棋子代表一坐城池,棋盘代表地,棋子之间的线条代表官道,整个围棋就是两国争地战略棋局。

回答4:

围棋是尧帝发明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围棋最早被称为“弈”或“棋”,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看到围棋在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的情况,如记录沿途风光的马观的《瀛涯胜揽》就说:“三佛齐国俗好……弈棋。”

我是搬来的
【故纸堆】围棋是谁发明的_手机报掌上专栏_威海大众网
http://weihai.dzwww.com/zszl/201406/t20140609_10414903.htm

回答5:

起源
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帝前问全丹朱之术,一仙曰:「丹朱善争而愚,当投其所好,以闲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丹朱由尧处学了围棋,据说果真有了长进。(仙话见《历代神仙通鉴》)也有人说是舜作围棋以教愚子商均。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能,纯洁性情的。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则以为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可谓穿凿附会了。围棋在甘肃永昌县鸳鸯池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像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像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称之为棋盘纹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