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怎么从“东亚病夫”成长到体育强国的?

如题
2024-12-16 16:26: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丝绸之路沟通中亚、西亚和欧洲,中国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文化灿烂,历来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不但经济落后,而且国民体质衰弱,从来不重视体育运动。1896年首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召开,清朝政府李鸿章接到奥委会邀请书,他转交给光绪皇帝。光绪、慈禧和大臣们不知“体育”为何物,更不懂什么叫“田径”,于是将宝贵的邀请书束之高阁,使中国失去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中国第一次组团参加,可是中国队只有刘长春1名运动员,1个教练参加,漂洋过海“单刀赴会”,到达雅典后,又临时找来3名留学生,由1名官员率领共6人参加了开幕式。刘长春参加100米、200米两项比赛,第一轮就被淘汰。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国民党政府正式组团参加,参赛项目30个,运动员140人,可谓阵容庞大,但却背了个“鸭蛋”返回,被国外媒体诬蔑为“东亚病夫”,。从此,“东亚病夫”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体育事业,毛泽东主席及时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各级体育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体育课也被列入各级学校的教学计划,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相辅相成,全国、省市和各级学校定期召开运动会,体育运动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由于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人民的体质不断增强,竞技体育项目的成绩也不断提高。中国体育事业很快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世界体育大赛中,中国体育健儿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在领奖台上中国国歌嘹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祖国争光的体育健儿,第一次摘取世界冠军的体育英雄吧,他(她)是:举重世界冠军陈镜开、女子跳高世界冠军郑凤荣、乒乓球男单世界冠军容国团、女子花剑击剑冠军栾菊杰……。自此以后,中国的体育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单项比赛屡夺世界冠军,而且有些团体项目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像中国的羽毛球、乒乓球,一时间天下无敌手,尤其是乒乓球,多次囊括7项世界冠军,乒乓球也被誉为“国球”。中国的体操和跳水,更像两朵永不凋谢的“体育金花”,在世界体坛上争奇斗艳,为国争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是中国体育的强项,而大球(足球、排球、蓝球)则是中国的弱项。但中国女排姑娘刻苦训练,不畏强敌,敢于拼搏,终于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威风,独霸世界坛排(女)10几年,为国争光,女排的拼搏精神也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在世界体育大赛捷报频传之际,周恩来总理及时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这和奥运会“重在参与”的精神不谋而合,使中国的竞技体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体育比赛成为增进世界人民友谊,促进国际团结的纽带。
  自从许海峰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之后,中国的体育事业阔步前进。1990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勇夺32块金牌,列世界金牌总数第二名,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体育强国。
  举办奥运会是炎黄子孙的百年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08年实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人一定能成功地举办一次“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中国人民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传递友谊,传递和平,展现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文明礼貌的大国风范。中国的体育健儿将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有出色的表现,中国的体育事业如旭日东升,光芒四射,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