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和2:
晶粒的大小取决于形核率和长大率。
第一种方法是增加过冷度,控制了形核率(加快)和长大率(减慢)。
二种方法是同时凝固。
这种慢速浇注,整体的凝固时间加长了,浇注时的搅动可以使金属液体温度均匀,同时达到凝固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形核率,降低长大率。而不是象普通铸件那样,温度由外而内逐渐降低到凝固点,枝晶也一直长大到铸件中心。
同时降低浇注温度,也可以防止过热。由于是自下而上顺序凝固的,结晶的区域比较小,局部的冷却速度是比快速浇注大的。而且它的冒口也可以减小,降温速度也快。
淬水所得的马氏体是不是冷却越快就越纯(不考虑残余奥氏体)而不含有铁素体和渗碳体?
不是。淬火冷却,只要是冷却速度小于最小临界冷却速度即可全部获得马氏体。
淬油慢冷会相对淬水得到较多的铁素体与渗碳体么?
不一定。淬透性较小的钢是这样的,但某些合金钢淬油依然会全部得到马氏体。主要是看冷却曲线是否与“C”曲线相交。而且这种“较多的铁素体与渗碳体”一般称为屈氏体或贝氏体。
深度淬火应该称为“冷处理”,目的是减少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稳定尺寸,提高硬度,耐磨性。一般用于精密量具或刀具。
二次淬火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细化晶粒。常用于渗碳钢。因为渗碳时钢在高温的时间比较长,晶粒长大,常采用此处理来细化晶粒。二次淬火不是你说的“听说是先在开水或热油里淬,然后放到液氮里淬两次”。
我记得书上说好像是二百多度到室温这个阶段要慢冷,否则应力大,脆。那么这种淬火工艺有什么用呢?
这是因为大多数钢在此温度区间开始马氏体转变,产生组织应力。而且温度低,钢材的塑性很差,容易开裂。实现这种工艺过程的工艺有很多,比如水淬油冷、水淬空冷、水空交替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带温回火等。可以有效的减少变形和开裂。
给你提个建议。你一共提了8个问题,你可以在提问时将其拆开成8个问题,分8次发贴一一提问。
这样至少有三个好处:1.问题多,在栏目中占得位置大,会增加被高手看到的机会。
2.问题多,系统给予的奖分多,有利于提高网友积极性。8道题160分和1道题8问20分,简直是天壤之别。
3.问题分得细,回答可以更详细。
关于1和2: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大,形核率就越高,结晶的晶粒就越多,自然晶粒就会越细小。
较低的金属溶液里面可以有较多的晶核存在,低温浇注可以保证更多的晶核顺利长大,如果浇注温度过高,有些晶核就难以长大,甚至发生重新熔化。所以低温浇注可以获得更细小的晶粒组织。
两者说法都对,问题是浇注时候凝固体积是比较大的,就总体来说慢速冷却晶粒细小,就局部来说,比如在注模壁附近一般会因为急冷形成细小晶粒构成的激冷区。
关于马氏体:
马氏体形成过程越快,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会越少。
慢冷组织里面的铁素体和渗碳体比例会高些。
应该注意:纯粹的马氏体(指马氏体单相组织)因为应力和脆性等原因,没有什么实际使用价值,使用中马氏体一般处于回火马氏体组织状态,回火马氏体是复相,组织中充满了析出的细小渗碳体和你所说的铁素体(无碳马氏体),或者说马氏体组织是由析出渗碳体和阿尔法相(铁素体)构成。
这里讨论马氏体组织内部的结构还是用组织名称有点别扭,铁素体渗碳体马氏体是描述组织的术语,其实应该改用结构术语,马氏体和铁素体都是阿尔法相,相结构并没有变化。
深度淬火,二次淬火的目的是消除残余奥氏体。
二次淬火不一定要深度冷却,古代当然没有深度冷却技术。深冷只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残余奥氏体主要是压应力造成的,只要再次加温使得压应力释放,残余奥氏体就转变了,再淬火就会消除大部分残余奥氏体。
二次淬火的再加热温度也不一定要重新奥氏体化,重新奥氏体化可以细化晶粒,但仅仅是为了消除残余奥氏体就不必再次加热到奥氏体温度。
木炭很容易灰化成为粉末,或者变成烟尘或者变成炉灰,不利于充分燃烧,加上黄土,使之胶结成为整体有利于控制燃烧,也能更充分燃烧。增加燃烧时间就能更充分燃烧当然也增加了发热量也就是增加了热值利用。少量水蒸气也对热值增大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