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技能的获得与科学态度的熏陶。科学教育是一个幼儿主体探索的过程,主动探索即幼儿主动地去接触周围物质,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或主题,主动地去探索周围物质,主动地去思考所发现的现象与问题,探索过程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幼儿学科学的活动开始于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并由此产生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过程。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运用自身的感官去感知、探索、发现周围世界。例如幼儿在感知声音时,能过对不同材料(如易拉罐、瓷碗、响板)的敲击,来发现怎么会有各种声音,不同的物体敲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再结合原有生活经验,分清了乐意和噪音。他们结合经验进行思考,运用听、触摸、表达、分类的等方法,激起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人们越来越觉得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而并非只是成人教学的效果。他们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是幼儿真正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因此,我们引导幼儿“学会”比“会学”更重要。但是有的老师往往把知识获得放在首位,而忽视对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的老师认为科学教育只是教给幼儿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往往用讲、演示,幼儿看的方法,幼儿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即使有也是材料甚少,而且时间、空间也不能保证。所进行的往往是练习性的操作,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的探索权利。 古语说: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不光要掌握知识经验,还要富有科学的探索精神。从小养成这种探索精神,将会推动他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的认识世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呢? 1、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了激发幼儿对活动主动探索的欲望,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师一手包办提供各种材料,搜集各种相关信息的做法,而是鼓励幼儿从不同渠道收集材料,扩大信息。 蝴蝶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动物,幼儿都认识它,但对它的了解又是初浅的。在〈蝴蝶〉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去搜集了有关蝴蝶的各种材料。短短几天,我们的活动室成了“蝴蝶世界”,幼儿带来了精美的蝴蝶标本,通过观察精制的蝴蝶标本,幼儿认识了蝴蝶的对称美和色彩美;墙壁贴满了各种蝴蝶的外形图片,还配有蝴蝶之最的文字说明;柜子上摆满了各种蝴蝶造型的物品:蝴蝶风筝、蝴蝶玩具、蝴蝶拼图---;图书角内有幼儿带来的各种蝴蝶书籍;在美工区内,幼儿在蝴蝶玩具;还可以听到有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蝴蝶新发现”。 幼儿的信息,不光是从书、电视,以及成人口中了解,还有从网上了解的。朱一飞小朋友就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上网查到了许多资料,还向大家介绍了有关网络的知识,扩大了幼儿的眼界,开阔了幼儿的学习思路。 这样,不仅使幼儿对活动内容有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也让幼儿从小学习多渠道收集信息的现代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将有利与培养幼儿发现问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纲要〉以人发展为本的精神。 同时,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教师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提供多样、适宜地操作材料,幼儿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动脑思考,才能获得知识。例如:品种丰富的自然角里,有动物、植物、种子、海洋里的生物等等,幼儿可以观察、比较、讨论。在科学区里有许多的动物图片,幼儿可以认识特征、分类等。
三、鼓励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幼儿对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心,而好奇心是促使他们探索的内在因素。〈纲要〉要求: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因此,我总是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引导幼儿向同伴提问,向老师提问,可以提出异议,进行补充。什么“星星为什么会眨眼”?“鲸鱼是鱼吗”?“人是怎么来的”?等等越是好奇,问题越多。幼儿的提问是一种新的认识需要。对于幼儿的提问更应该认真对待。简单的提问,老师可以适当反问,启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观察和思考出答案,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给孩子讲得应该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应尽量多些。例如,有幼儿问:种子是怎么了芽的?于是,我就带幼儿做“种子发芽”的实验,通过每天的观察、记录实验找出答案。教师在活动中既是合作者,与幼儿一起提问,一起回答,一起讨论,也是引导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更是活动的支持者,应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耐心地倾听他们对探索的表达,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四、为幼儿探究提供条件,鼓励幼儿去感知周围事物 现代幼儿科学教育注重的是每位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必须为幼儿探究提供适宜的条件。对幼儿的探索活动我们一般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思考,教师只是适当加以引导。例如:在一次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第一组小朋友拿到了放大镜。第一次玩放大镜,幼儿个个很好奇,这里照照,那里瞧瞧,有的还走到了室外,在阳光下照了起来,慢慢的,各种发现从幼儿的嘴里吐了出来:“它可以把物体放大”“阳光穿过它会有一个小亮点”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认识了放大镜的特点。幼儿阶段是感知觉发育迅速时期,教师应当从发展幼儿的感知觉入手,引导幼儿通过看、听、嗅、触摸、尝等获得对事物的感性经验,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同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一些细小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引导,引导幼儿走上科学之路。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还给幼儿探索的权利,激发是探索兴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
众所周知,幼儿园是幼儿们培养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关键时刻,孩子们正处于智力发育阶段,对于外界的新事物都比较好奇。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明确指出要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科学活动,要通过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