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的作品评价

2025-02-05 20:41: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虽然本书在中国读者中的影响不如《傲慢与偏见》那样大,但它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奥斯丁在艺术手法上最成熟的作品。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评论界还有一种趋势,把《爱玛》看作是“超越时空和作者的一个自足的文本,可以不管时代背景和永远也无法知晓的简·奥斯丁的观点而仅仅根据作品本身来对待”。简·奥斯丁曾把《爱玛》献给英国摄政王(乔治四世)。王子的秘书正式回函向她表示谢意。而且,英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凯特尔博士(Dr.Kettle)还把这部小说视为奥斯丁生平所写过的“最伟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凯特尔对《爱玛》一书的内容作了这样扼要的概括:“《爱玛》是关于婚姻的小说,故事从一件婚事(即泰勒小姐的出嫁)开始,以三件婚事结束,并顺便考虑了其他两件婚事。小说的主题是婚姻,但不是抽象的婚姻。”
凯特尔这样评价说:“使《爱玛》产生感人力量的是简·奥斯丁态度背后的感情深度和现实主义,为提出这一看法,我们或许已谈得相当充分了。她以一种一丝不苟、然而又是热情洋溢并具有批判眼光的精确性检验了她的天地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这个天地是狭窄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其狭窄性到底关系多大。”他接着指出:“天地狭小其实毫无关系。重要性是不能用题材大小来衡量的。”
奥斯丁写的是爱玛和她活动的那个圈子,但是她关心的是当时的妇女问题。凯特尔的分析十分中肯:
“……这部小说中的巨大道德热情,同她的其他小说一样,无疑来自简·奥斯丁对当时社会妇女问题的理解和感受。这种对妇女地位的关注,使她对婚姻问题的看法富有特色和说服力。这种关切是现实主义的,不带浪漫色彩,用正统的标准来衡量,是带有破坏性的。”
历史小说家司各特写了第一篇有分量的奥斯丁评论,就是那篇著名的《一篇未署名的关于〈爱玛〉的评论》。他向读者推荐这位女作家,特别介绍了《爱玛》。他指出作品的优点,他说:“作者对人世的了解,以及读者一定会认识到的她那种表现人物的特殊的老练手法,使我们想起了佛兰德斯画派的某些优点。”在他的日记里也有好几处提到奥斯丁,如1827年9月18日的日记就这样写道:“……阅读了奥斯丁女士的一部小说,消磨了整个晚上。她的作品里描绘的真实性总是使我感到愉快。的确,它们所描绘的并没有超出中产阶级社会,但是她在这方面确是无人能够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