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 11 12 1

2024-12-18 06:29: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1)沸腾是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①由统计数据知,在第18min水温比前后温度都低,所以此数值错误,应该也是98℃;②水的沸点为98℃;
(3)对水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沸腾时,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所以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b是沸腾前的情况;
(4)先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点,然后描点连线做出图象;
(5)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水量;也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
2.(1)玻璃板既能反光,又能透光,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玻璃板透光性好,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问题.而选择平面镜就无法观察移动后面的蜡烛了,所以是平板玻璃.
(2)平板玻璃有两个面,并且都会将蜡烛的像反射回来,这时便会有两个重叠的像,所以是由平板玻璃的两个反射面成像.
(3)如果在像A′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无法承接像,所以此时成虚像.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所以无论如何移动蜡烛,像的大小都不会变.
(5)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小军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只有图A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
故答案为:
1.(1)内部;表面;保持不变;(2)①18;②98;(3)a;(4)如下图:

(5)水的质量太大,换用小烧杯减少水的质量;
2.(1)平板玻璃;(2)两个反射面;(3)不能;虚;(4)不变;(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