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和发展过程
人类著书并为书作插图的历史已有三千五百年了。最初,人们在埃及尼罗河沿岸发现了一种叫做纸莎草(Papyrus)的纤维质植物,取其茎皮,可以制成卷轴,用来写字作画,做成关于科学、历史、巫术及宗教的书卷。这种卷轴的另一重要用途是陪葬,伴随死者抵达另一个世界,上面的文字帮助他们向冥神奥西里斯解释他们一生的作为。卷上的画像以后被称为细密画,都是用透明的颜色画成的。土黄色、赭色取之于泥土;红色取自朱砂类的矿物;石青为蓝,石绿为绿,土黄为黄,虫胶为橙;黑色以柳木炭制作,白色则用白垩。这些色料都用阿拉伯树胶(Gum arabic)加蛋白调和,用水稀释后使用。简而言之,这就是水彩。
一千年以后,大约公元前170年左右,帕加马国王欧墨尼斯二世率先使用羊皮纸。以羊皮经石灰处理,剪去羊毛,再用浮石软化,便成了这种新的书写材料。把这些羊皮订成小册子,称为手抄本,再合订成册,使成为留传后世的羊皮典籍。此后,手稿一直使用羊皮纸。
到公元九世纪,无论在希腊、罗马、叙利亚还是拜占庭,大多数细密画都是用水彩与铅白混合制成的一种不透明的水彩来画的。而此时正值查理曼大帝的卡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十分重视手稿创作,他召集了许多交替使用透明和不透明水彩的大画家。这种混合使用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后期乃至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已普遍将水彩应用于细密画中。事实上,这些就是水彩画的雏型。
水彩画的范畴可以推展到古代埃及人的画卷,波斯人富有异国情调的细密画和欧洲中世纪圣经手抄本的插图,以及我国古代的传统洛阳东郊顾人残墓中布质画幔的遗迹,更早甚至可追溯到史前时代阿尔塔米拉和拉思考(Altamira & Lascauxl)的洞穴壁画。虽然许多古代人类用颜料、树脂调和水,作为记载他们的生活琐事,传述他们社会文明的工具,但是,随著时光的荏苒,知识的累积,历经18、19世纪欧洲水彩画的兴起;尤其是英国多位水彩画家们努力所创立的丰硕成就,从此,水彩画渐近完美。到19世纪末,水彩画已经发展出完整的独自体系。就狭义的定义而言,“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以水为稀释媒介,在纸张上作画的绘画方式。通常有透明水彩(Transparent Watercolor)及不透明水彩(Gouache)两大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举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如Gesso、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
3000年前,埃及Memphis时代的蛋彩画是水彩画的前身。它是一种以红、黄、绿、紫四色混四合蛋黄或蛋白等媒剂,在墙上渲染成交织图案。经过罗马时代沿袭而传于欧洲,蕴育了后来的水彩画。
16~17世纪的欧洲,柏拉图式的理想美使画家开始重视自然的写实精神,而常以风景写生的方式来捕捉经由大自然所赋予的美感。水彩正是记录变化快速的灵感与捉摸流动气氛最好的材料,因此水彩经由德国画家丢勒等人的影响,逐渐被较多的人所运用。特别是17世纪中的一些荷兰画家,更致力于把水彩视作与油画同等看待的艺术,并全力研究其特殊技法,慢慢的传播到英国,导致了18世纪英国水彩画的崛起。被称作英国水彩之父的保罗·桑德比以勤奋不懈的劳动和出众的才能,在社会上赢得了荣誉和地位,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皇家艺术学院,推进水彩的发展并开始挣脱荷兰的影响,寻求独立的风格。这个时期法国的水彩则是由他们的油彩宗教肖像画的画法而延伸过来的,不像英国直接受荷兰的影响。18世纪的法国水彩画是透明与不透明相结合的,是发扬淡彩插图及吸收英国风格特点而形成的。他们注重树胶水彩一类不透明的画法,英国则普遍地应用所谓纯粹的透明水彩。
另外,在德国、瑞士等欧洲其他国家,由于人文主义所带来对自然奥妙的探索与写实的精神,水彩画因其本身轻便和多样性的优点,渐渐受到欢迎并表现出轻快而独立的价值和魅力。
从18世纪转入19世纪的这段时间,水彩画家们经过几世纪的努力,水彩画已奠定了独立的基础,水彩画能有今日,应归功于这个时期的经营。尤其是英国的几位天才画家——特纳、格丁、博宁顿等人苦心研究,推进和发展了纯粹水彩画的特性,遗弃了取悦性较浓的荷兰画法。同时欧洲和美国的油画家、雕刻家都纷纷投入水彩创作,使得水彩艺术日益蓬勃。纵观水彩画发展的历史,尽管前后不过三四百年的时间,以如此短暂的时间获得如此辉煌的成果,它的特性更加符合现代效率精神,必能为现代艺坛带来更辉煌的前程。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表现方式。因此,水彩画的范畴可以推展到古代埃及人的画卷,波斯人富有异国情调的细密画,欧洲中世纪圣经手抄本的插图。及我国古代的传统洛阳东郊顾人残墓中布质画幔的遗迹,更早甚至可追溯到史前时代阿尔塔米拉和拉思考(Altamira & Lascauxl)的洞穴壁画。虽然许多古代人类用颜料、树脂调和水,作为记载他们的生活琐事,传述他们社会文明的工具,但是,随著时光的荏苒,知识的累积,历经18、19世纪欧洲水彩画的兴起;尤其是英国多位水彩画家们努力所创立的丰硕成就,从此,水彩画渐近完美。到19世纪末,水彩画已经发展出完整的独自体系。就狭义的定义而言,「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以水为稀释媒介,在纸张上作画的绘画方式。通常有透明水彩(Transparent Watercolor)及不透明水彩(Gouache)两大领域。
随著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於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举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如Gesso、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
(1)水彩画的起源:
人类著书并为书作插图的历史已有三千五百年了。
最初,人们在埃及尼罗河沿岸发现了一种叫做纸莎草(Papyrus)的纤维质植物,取其茎皮,可以制成卷轴,用来写字作画,做成关於科学、历史、巫术及宗教的书卷。这种卷轴的另一重要用途是陪葬,伴随死者抵达另一个世界,上面的文字帮助他们向冥神奥西里斯解释他们一生的作为。卷上的画像以后被称为细密画,都是用透明的颜色画成的。土黄色、赭色取之於泥土;红色取自朱砂类的矿物;石青为蓝,石绿为绿,土黄为黄,虫胶为橙;黑色以柳木炭制作,白色则用白垩。这些色料都用阿拉伯树胶(Gum arabic)加蛋白调和,用水稀释后使用。简而言之,这就是水彩。
一千年以后,大约公元前170年左右,帕加马国王欧墨尼斯二世率先使用羊皮纸。以羊皮经石灰处理,剪去羊毛,再用浮石软化,便成了这种新的书写材料。把这些羊皮订成小册子,称为手抄本,再合订成册,使成为留传后世的羊皮典籍。此后,手稿一直使用羊皮纸。
首到公元九世纪,无论在希腊、罗马、叙利亚还是拜占庭,大多数细密画都是用水彩与铅白混合制成的一种不透明的水彩来画的。而此时正值查理曼大帝的卡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十分重视手稿创作,他召集了许多交替使用透明和不透明水彩的大画家。这种混合使用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后期乃至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已普遍将水彩应用於细密画中。事实上,这些就是水彩画的雏型。
(2)欧洲大陆水彩画的造端:
15世纪德国巨匠杜勒(Albrect Durer,1471~1528年)除了留下许多木刻版画及铜版画大作之外,他以赞赏大自然的心情,画了许多动物与植物的写生作品及富有诗意与透视感的精细风景画,这些完整度很高的水彩作品成为早期水彩画的典范,揭开了水彩画史的序幕。
16、17世纪的水彩画以荷兰为代表,但大都是以棕色为主的单色系绘画,或作为油画创作的草稿。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年)、凡‧艾霓(Anthony Van Gyck,1599~1641年)及林布兰(Rembrandt Van Rym,1606~1669年)等画家,均有水彩作品遗留下来,其中晚年凡‧艾克侨居英国,担任宫廷画师,画了一些较完整的水彩画;林布兰在水墨画上敷上淡淡的色彩之作风,均对水彩画的表现法推进了许多。
水彩画虽然不是从英国发迹,但其阴雨多雾而时见阳光的气候所造成的大气氛围。彷佛特别适宜水彩画。18世纪的英国,可以说是培养出水彩体系的温室;尤其是风景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水彩画已经发展成国际性的绘画艺术。这个时期的代表画家桑德比(Paul Sandby,1725~1809年)以其出众的才气及勤奋的毅力,在水彩表现技法及颜料的制造方面,均下了不少工夫研究。以其对大自然深入的观察,将原本盛行的水彩地形图绘向前推进一步,以歌颂自然的彩色诗篇表现阳光与空气。而荣获 「水彩艺术之父」的尊荣。
14~15世纪,欧洲的画家发展了一种以线为骨干,以极少的色彩为烘托或只以单色渲染的单色水彩画,它是作为油画创作的草稿和练习的,直到近三四百年,水彩才被编成较有秩序的历史,水彩属于西方画种,但,水彩和中国的水墨画有着很多天然的相同之处,为中国的水彩艺术家进行中西结合的创作提供很多民族性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