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进宽出好一点,因为这样在一开始就可以挑选出一批比较优秀的人,而之所以宽,就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已经够严了,而到了大学,基本都成年了,要开始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以及做规划,因为到了社会上,可能没人教你这些东西,你的自制力,你的自我规划,你都应该在大学时就学会。
中国范围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高三累死累活一天睡4 5个小时就为了考上个好点的大学, 考上大学以后基本上都是混日子,考试求不挂科,能毕业拿到文凭就可以了。然而国外从一些甚至从初中就有学分的规定,学分不达标就不让你升学,有些甚至连你初一学分不达标让你再读一年初一。宽进严出无论如何都是要比严进宽出要好得多
一定要严出至于是否严进,需要看社会引导思想了,如果进大学只是为了选拔从头到尾都一直具有理解力、学习力的人,那就严进,如果进大学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具备更高层面的眼界和更尖端科技技术的人才,那就宽进。
一定要严出
至于是否严进,需要看社会引导思想了,如果进大学只是为了选拔从头到尾都一直具有理解力、学习力的人,那就严进,如果进大学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具备更高层面的眼界和更尖端科技技术的人才,那就宽进。
中国大学的入学竞争的确非常激烈,但严把入门关的“严进”有什么可以指摘之处吗?和美国不同,中国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依然匮乏,在不可能实现所有人都上好大学的情况下,“严进”反而是确保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至于对中国大学“宽出”的批评更加不符合常理。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对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这些要求的当然不能毕业。北大、清华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为成绩不及格或违反校纪校规而被退学,“宽出”之说又从何而来呢?“宽”和“严”的标准是什么?难道一定要有超过10%的淘汰率才算是“不宽”吗?
办大学自有其常识和规律。在向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我们总应当选择好大学作为参照系。那些野鸡大学和质量很差的公立中学,连美国人自己都感到头疼,又怎么能作为我们仿效的目标和参照系呢?实际上,中国顶尖大学应当学习的,倒是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大学——“严进严出”——如此或许能够切实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