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聪明的人更有可能做出愚蠢的决定?

2024-12-29 20:09:0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Between grief and nothing I will take grief."

TheWild Palms, William Faulkner

――《野棕榈》福克纳

你也许也听过这样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一只驴子站在两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干草中间。它明明完全可以在两堆干草中自由任意地选择,但最后,它却因为无法决定到底应该吃哪一堆而活活饿死了。

这就是著名的“布里丹之驴”(Buridan’s Ass)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创作者Jean Buridan,是十四世纪唯名论哲学家。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时,自由意志反而会导致“无法作为”(inaction),它是一种因为“不确定性”和“有太多选项”反而造成的“选择/决策能力的丧失”。

这头驴的情况,生活中其实很常见。我该考研还是继续工作?我要分手还是继续磨合?很多人都像这头驴一样,在需要做选择的时候,僵硬在原地,很长时间都停留不动。人们害怕选择。

今天,我们就想和大家聊聊“选择”。

人们很难做出好的选择,

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犯错

1.人们容易陷入“误以为想要”的困局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起初,你认为自己非常渴望得到一个物件,你竭尽全力去获得它。可是当你得到之后,你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甚至完全不想要它。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误以为想要”(mis-wanting)的例子。

心理学家Gilbert与Wilson指出,人们之所以会在做选择的时候陷入“误以为想要”的困局,是因为一种心理上“情感预期”(affective forecasting)的偏差――我们常常会放大“未来的感受”,或误以为某种情感会持续长久,无论这种感受是好是坏(as cited in, Pelham,2004)。

也就是说,人们渴望得到一件东西时,往往以为一旦得到它,自己便会获得长久的快乐或幸福。但等真正实现那天,才发现快乐的程度和持续时间都远不如预期。

在作选择时,如若总是抱着“只有/只要得到它我就会无比幸福”的想法,人们就会很容易在选择后感到不满意、甚至后悔。因为事实不如预期,现实让自己失望。

2.“聪明反被聪明误”

Keith Stanovich(2015)发现,在做选择这件事情上,智商并帮不上忙。更高的智商并不能带来更明智的决定;相反,智商高的人还很有可能做出更愚蠢的决定。

Stanovich(2015)解释道,这是因为智商高的人更可能受到“我侧偏见”(myside bias)的影响。也就是说,那些智商高的人,往往更为自我中心,也对自己的判断更加自信。因此,他们更容易选择性地关注更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

这便是俗语所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换句话说,当你在做选择的时候,如果总觉得自己是很聪明的,就很有可能忽略一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细节,以至于做出一些愚蠢的选择。

当选项过多或过好时,

人们尤其做不好抉择

选项过多或者过好都会让人们感到苦恼。我们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很多例证,从人生的一大难题“午饭吃什么”,到对专业、工作甚至是伴侣的选择等等。这又是为什么呢?

*选择越多越痛苦

心理学家Barry Schwartz在《选择悖论》(The Paradox of Choice)一书中提到,尽管,古典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应该遵循“寻找最优解”的原则,然而,在现实中,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却可能让结果适得其反。

在消费世界里,选择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类的理智却是有限的。当我们试图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时候,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与商品选择,就可能逐渐把我们的理智“消耗殆尽”。

Schwartz(2004)认为,这是因为过多的选择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认知负担”,这就需要耗费人们更多的精力和脑力去计较和权衡,不必多久,人们就会感受到过高的认知负担所带来的疲劳感(这又被称为“决策疲劳”),从而:

本能而鲁莽行动;试想一下,当一整天都在浏览某类商品的网页,你是否更可能在最后选择那些乍看不错的东西,不仅如此,你还更容易在此时受到营销辞令的蛊惑而非理性地消费

或,避而不作抉择;Tversky(2004)还发现,过多的选项会降低决策的动力。他发现,比起给人们品尝24种果酱样品,仅给6种样品的时候,人们更有可能从中挑选一种去购买。他认为,这是由于过多的选项,会让人们陷入到不断的权衡和评估之中,使人更倾向于抵制一切风险与投资,从而宁愿不做抉择。

这种动力的降低,还和人们不理性地计算了机会成本有关。当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时,我们确实必然要付出一定的机会成本(即你曾经有机会获得、而事实上没有得到的东西)。

但实际上,即便不选择这一个,我们能够占有的选项始终只有一个。因此,我们计算机会成本时,应当只把“除了这个之外最有吸引力的一个选项”计为机会成本。

但非理性的人们,往往会把所有看似存在的备选项全都计为机会成本,因此当他们看到许多可能的选项时,他们不但不会觉得开心,反而会为自己将要失去如此之多感到难过。

人们总以为,当被给予了非常多选择空间的时候,自己会是自由的。但事实上,这种看似自由的局面中,很可能包含的是一种消极的无穷无尽感。

*选择越好越痛苦

精神病学家Zbigniew Lipowski从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观察中发现,那些生活在越发达地区的人,焦虑程度越高――从战乱时期的波兰迁移到美国,社会环境的经济发达程度变高了,他却发现人们的焦虑程度却不降反升(as cited in, Konnikova,2014)。

而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Shenhav与哈佛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Buckner的实验也证明了,在“好的”或者说“对人们有更大吸引力”的选项之间抉择,会让人们感到痛苦(as cited in, Konnikova,2014)。

他们让一群人在一堆物品中做出选择,这些物品包括T恤、瓶装水、相机、iPad等等。结果并不让人意外:

当人们被要求从一个低价物品和一个高价物品中做出选择时,他们并不感到焦虑,能够明确做出选择,并且感到世界很美好;

当人们被要求从两个低价物品中做选择时,他们虽然并没有很开心,但也并不焦虑;

但当人们被要求从两个高价物品中做出选择时,他们表现出比其他组更高的焦虑水平。

人们总以为自己人生中的许多苦痛与无奈来自于没有选择,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选择太多,才迷失在寻找最优解的路途上。抑或,是因为选择太好而困在“不舍得”、“不甘心”和“都想要”的欲望里。

那么,该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呢?

今天我们给选择恐惧的朋友们提供两个问题解决的方案:

1.改变做选择的思路

Schwartz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古典经济学所假设那样追求效益最大化,事实上,还有一些人是“知足常乐”的。前者被他称为“完美型”决策者(maximizers),这些人总是试图把所有可能的选项都考虑进去,希望做出“最好的”的选择;而后者则被称为“满足型”(satisficers),他们会满足于做出“足够好”的选择。

当人们是完美型决策者时,就会在做选择前,因为试图考虑所有而被过多选项压垮,甚至因为总担心会有更好的在后面而迟迟不敢行动。因此,Schwartz建议人们试着去将自己在做选择时候的思路从完美型转变成满足型――“如果眼前的这个选项能够让我感到还算满意,我愿意选择它,专注于它,不为没有得到的东西感到遗憾“。

你没有为选择而无端浪费过多的时间,这一点本身已经弥足珍贵。

2.限制/减少可选项

正如前文所说,当我们有很多很好的选项时,认知的负担和损耗往往让我们更容易冲动行事或是犹豫不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除了转换思路之外,还可以有意识地1)减少自己所面对的可选项,以及2)减少需要作抉择的事项。

无论是减少可选项,还是减少需要抉择的事项,最关键的都在于自我约束。

想要减少自己所面对的可选项,还需要行动上的自我约束――我们需要减少或避免去接触那些可能的备选项。就好比Gilbert与Wilson在研究中发现的那样,习惯于提前准备好采购清单的人,是更不容易冲动消费的。他们主动控制和减少了可选项,购物时才能“直奔主题”。

另外,减少需要作抉择的事项,则需要人们在生活方方面面上的习惯养成和自律――当你的生活大部分是规律化运作的时候,你就会面临更少的抉择情境,而不至于过多地消耗精力。比如,当你习惯固定的时间起床并晨跑,你可能就不必在睁眼时纠结要不要再赖床半小时了。

没选择不痛苦,有选择才痛苦。在有选择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去保持对欲望的节制,去学会接受遗憾的。为了让你的人生好过一点,再次祝福大家能培养出一种对当下满足的能力。满足于good enough,而不是永远觉得一切还可能更好,不是反复担心自己错过了更好的选项。有的人到死都在追求更好的,却没有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得不说是一种浪费。

不如从现在就开始享受你的生活吧。

References:

Konnikova, M.(2014). When it’s bad to havegood choices. The New Yorker.

Pelham, B.(2004). Affective forecasting:The perils of predicting future feelings. APA.

Schwartz, B.(2004). The Paradox of Choice.Harper Collins.

Stanovich, K.E.(2015). Rational andirrational thought: The thinking that IQ tests miss. Scientific American.

Tversky, A.(2004). Preference, Belief, andSimilarity: Selected Writings. MIT Press.

回答2:

人人都想做聪明的人,而不是普通的人。但是现实生活中,聪明的人往往更有可能做出愚蠢的事。

一、自作聪明;

李敖曾经说过:“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最笨的事都是聪明人做的。”自作聪明的人往往过于自信,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凭自己的主观意识乱作主张。有时候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很可能就做出了愚蠢的事;

二、聪明反被聪明误;

荣格在《红书》中写道:“你越是聪明,你的单纯就越愚笨。最聪明的也是在单纯处最愚笨的。想要拯救自身免于时代精神的聪明,我们不能靠增加自己的聪明,反而要接受那竭力反对这聪明智慧的,也就是单纯。但我们也不能沉溺于单纯,故意让自己变成傻子,而是要成为聪明的傻子。聪明征服世界,单纯却征服灵魂。事情都是相对的,亦是有度的。”聪明的人有时候会一根筋,只接受对的,不接受棱模两可的,但是很多事情其实是复杂的,并不是非对即错的,如果只认一个理,那很可能就错过了更好的选择。

另外,事情是相对的,聪明的人可能是一个方面聪明,而不是样样精通。我们常常能听到有人这样评价一个人:学术上的天才,生活中的白痴。比如著名的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先生,写下了诸如“围城”这样的好作品,不过据了解,他在日常生活中就比较不能管理好自己,甚至做出让人忍俊不禁的糗事;

三、大智若愚;

很多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通常不会斤斤计较,有时候宁愿吃哑巴亏,也不出来为自己辩解,当然这种姿势,有时候也像是另一种清高。虽然常吃哑巴亏,但是往往能够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