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唐初的四位名相

2024-12-21 19:31:4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唐朝名相应该是有很多的吧,但似乎没有专门提出过四大名相的概念的.但是人们很熟悉的应该是太宗和玄宗朝的几位.
如魏徵(580-643) 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一说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初政治家。少时丧父,家贫,但胸有大志,喜好读书,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李密的瓦岗军起义。后随李密归唐,又为窦建德俘获,任起居舍人。窦建德死后,他为唐高宗李渊太子李建成信重,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喜他直率,擢为谏议大夫。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器重,迁为尚书左丞。他曾对太宗说:君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还常劝太宗以隋朝灭亡为戒鉴,认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任贤受谏”,“薄赋敛轻租税”等。贞观三年(629年),任秘书监,参预朝政,贞观七年(633年),为侍中,能识大体,以常情处事。受诏监修梁、陈、齐、周、隋史,亲笔写了《隋书》序论和《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又总编《群书治要》,书成,进官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徵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忆,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后来,他派人去魏家,得到一纸残书,上有“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这可以说是魏徵的最后一谏。魏徵的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初唐皇室一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文才.年十八、举进士, 授羽骑尉,校秘书省。吏部侍郎高孝基善相人,谓裴矩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后世相书称其“龙目凤睛,三台位列。”)”(《新唐书·房玄龄传》)
姚崇,原名元崇,后来因为要避开唐玄宗“开元”年号之讳,改名为姚崇。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姚崇生于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县东南),唐玄宗开元九年在大唐都城长安去世,享年72岁。姚崇一生,尽心国政,三朝为相:一代女皇武则天统治时,姚崇官至凤阁侍郎(副宰相)武周结束,李唐复兴后,姚崇被睿宗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加衔);玄宗李隆基登位初期诏封姚崇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副宰相),后又加封为梁国公。在中国古代政坛如沙场、骨肉相残煎的社会中,姚崇能佐政三帝,三朝为相,这实在不多见的.
宋璟(公元663-738),南和县闫里乡宋台人。其祖于北魏、北齐皆为名宦。景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终于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回答2:

★“唐初”是“唐朝初年”的简称,指的是:李渊、李世民两代帝王的统治时期,当李治称帝的那一刻起,历史进入了“唐朝前期”的范畴。狄仁杰是李治、武则天在位期间的宰相,不能算作“唐初四相”之列;姚崇、宋璟属于李隆基“盛唐时期”的宰相,更不能算进来。

真正的“唐初四相”为:

裴寂(李渊在位时期唯一的宰相)
房玄龄(因才华出众第一个被李世民封为宰相)
杜如晦(受李世民器重与房玄龄同朝为相)
魏征(李世民称帝后对他又爱又怕,故多年未封,贞观后期终于封相)

回答3:

★“唐初”是“唐朝初年”的简称,指的是:李渊、李世民两代帝王的统治时期,当李治称帝的那一刻起,历史进入了“唐朝前期”的范畴。狄仁杰是李治、武则天在位期间的宰相,不能算作“唐初四相”之列;姚崇、宋璟属于李隆基“盛唐时期”的宰相,更不能算进来。

真正的“唐初四相”为:

裴寂(李渊在位时期唯一的宰相)
房玄龄(因才华出众第一个被李世民封为宰相)
杜如晦(受李世民器重与房玄龄同朝为相)
魏征(李世民称帝后对他又爱又怕,故多年未封,贞观后期终于封相)
回答者:智人讲坛 - 秀才 三级 7-29 12:50

这位老兄回答的很好,但是我感觉长孙无忌也应该算是一个吧~!!!!

回答4:

唐初武德年间有
裴寂
贞观有
房玄龄,杜如晦,中书令长孙无忌 尚书省右仆射李靖
后有张说,张柬之,内史狄仁杰。
玄宗朝于题不和不说了

回答5:

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
裴寂 长孙无忌 狄仁杰 张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