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区别?

2025-01-25 10:54: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定义不同:

1、奴隶制

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2、封建制

封建制一般指分封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

二、产生不同:

1、奴隶制

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负债者和罪犯,近古和近代的奴隶多从非洲等地方拐卖到欧洲的殖民地。

2、封建制

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春秋战国时,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此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质不完全相同。

扩展资料

分封制的作用:

1、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

3、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4、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奴隶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封建制

回答2:

奴隶制社会,在高中古代史中涉及到。奴隶作为生产工具,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也被叫做“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人身自由及基本的人权。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奴隶。奴隶的劳动成果全部由奴隶主占有,与其相对应的是经济上的井田制。而封建制相对于奴隶制度是进步的。封建制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较奴隶而言,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与奴隶主相比,是较轻的。奴隶制度的典型有雅典奴隶制共和国,中国的夏、商、周朝及春秋时期。封建制就不用说了吧,中国是封建制确立较早的国家在当时(约前475年),15世纪以前,我国都是世界科技、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回答3:

当然由前者而后者是社会各方面发展前进的结果,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愚认为最根本的区别就是:
在奴隶社会里,被统治阶级(现在说的平明百姓)是以奴隶的身份在社会上存在.而奴隶这种身份的人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就像物品一样完全被奴隶主所拥有.
在封建社会里,被统治阶级被分成农民阶级和工商业者、城市平民等相对来说拥有自由身分的人.被统治阶级通过租种地主阶级的田地,以上交赋税(当然这个赋税是很重地.)的形式来完成这种社会关系.

回答4:

奴隶制分奴隶阶级和地主阶级 封建制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回答5:

奴隶完全没有人生自由,农民有一定人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