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的保留下来,这样形成的结构称为变余结构。变余结构的命名,可在原岩结构之前加“变余”两个字,如原岩为岩浆岩的变余结构,有变余辉绿结构、变余花岗结构、变余凝灰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原岩为沉积岩的变余结构有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等。变余斑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2)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它是变质岩中最常见的结构。可根据其晶粒大小、形态和相互关系划分: 按相对大小等粒变晶结构 连续不等粒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 按绝对大小粗粒变晶结构:d>3mm 中粒变晶结构:1~3; 细粒变晶结构:<1mm按变晶矿物的形态粒状变晶结构:等轴状矿物组成的;角岩结构:隐晶质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大部分变晶矿物为片状;纤状变晶结构:大部分变晶矿物为一向延长的纤维状。若变晶矿物为柱状,则称为柱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3)碎裂结构:岩石受到机械破坏而产生的结构称碎裂结构,主要有:压碎角砾结构:当原岩为细粒、受到极轻微破碎,则形成角砾状的岩石碎块;碎裂结构:岩石多数矿物,具有裂纹或其边缘被辗细,但仍保留矿物原型的结构;碎斑结构:岩石破碎强烈时,在粉碎的极细颗粒中还残留较大的矿物碎粒,很象“斑晶”,称为碎斑结构;糜棱结构:当应力十分强烈时,矿物颗粒几乎破碎成微粒状,微粒具定向性,表现似流动构造,其间残留少量稍大的刚性矿物碎块,但常被磨圆成眼球状。碎裂结构糜棱结构(4)交代结构:在变质作用中,由于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导致物质成分的带入和带出,使原矿物被溶解,同时被新矿物所替代形成的结构,称为交代结构。交代假象结构:交代过程中,原来的矿物被化学成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矿物所替换,但仍保留了原矿物的晶形的结构,称为交化假象结构。交代斑状结构:交代过程中,发育成较大的斑晶,而使岩石呈斑状的结构。交代蚕蚀结构:交代矿物以不规则的外形伸入被交代的矿物中。交代残留结构:被交代矿物被分割成零星孤立的残留体包在新矿物中。交代蠕虫结构:是由交代作用形成的蠕虫结构。
变质岩,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变质岩的结构是指变质岩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及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构造则指变质岩中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变质岩结构按成因可划分为下列各类:
①变余结构
是由于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不彻底而保留下来的原岩结构的残余。用前缀“变余”命名,如变余砂状结构、变余辉绿结构、变余岩屑结构等,根据变余结构、可查明原岩的成因类型。
②变晶结构
是岩石在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常用后缀“变晶”命名,如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按矿物粒度的大小、相对大小,可分为粗粒(>3毫米)、中粒(1~3毫米)、细粒(<1毫米)变晶结构和等粒、不等粒、斑状变晶结构等;按变质岩中矿物的结晶习性和形态,可分为粒状、鳞片状、纤状变晶结构等;按矿物的交生关系,可分为包含、筛状、穿插变晶结构等。少数以单一矿物成分为主的变质岩常以某一结构为其特征(如以粒状矿物为主的岩石为粒状变晶结构、以片状矿物为主的岩石为鳞片变晶结构),在多数变质岩的矿物组成中,既有粒状矿物,又有片、柱状矿物。因此,变质岩的结构常采用复合描述和命名,如具斑状变晶的中粒鳞片状变晶结构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成因和分类研究的基础。
③交代结构
是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用前缀“交代”命名,如交代假象结构,表示原有矿物被化学成分不同的另一新矿物所置换,但仍保持原来矿物的晶形甚至解理等内部特点;交代残留结构,表示原有矿物被分割成零星孤立的残留体,包在新生矿物之中,呈岛屿状;交代条纹结构,表示钾长石受钠质交代,沿解理呈现不规则状钠长石小条等。交代结构对判别交代作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④碎裂结构
是岩石在定向应力作用下,发生碎裂、变形而形成的结构,如碎裂结构、碎斑结构、糜棱结构等。原岩的性质、应力的强度、作用的方式和持续的时间等因素,决定着碎裂结构的特点。
变质岩构造按成因分为:①变余构造,指变质岩中保留的原岩构造,如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气孔构造等;②变成构造,指变质结晶和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构造,如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条带状、块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