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招生计划一般由政府按照生源就近划片落实。择校生是指学生的正住户口不在该校附近,不属于政府按计划分配给该校招生任务内的接纳生源,常规情况下该生是不可能就读该校的。该生如果要就读该校,就得与该校协商,“自愿”赞助捐款若干给该校,该校即可“计划外”将该生招进,该生即为择校生(意思是你不愿在政府为你计划招生的学校就读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高中招生则不按户口,与高校招生类同,未达到该校分数线的本来不能就读该校,但只要你与该校协商自愿捐款助学,也可能成为该校的择校生。
计划生就是按照政府计划划片的学校就读的初中学生和填报该校并符合分数条件被该校招收的高中生。
计划分数线与国家高校招考类同。
择校生是学校的财源。由于政府对学校投入不足,学校就想方设法自己找钱,政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其计划外自主招生。实际上是政府失职渎职,损害学生家长的利益。
交不交所谓的“择校费”。
1、在一些地区,上高中,甚至是初中之前会进行一次入学考试,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择优录取。
但在成绩出来后,学校会根据情况划出“正取线”(即分数完全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和“择校分数线”。“择校分数线”有时又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划为15%和30%择校线,并公布这些学生要上这所学校需花费的钱。
2、举例:比如X高中的正取线为500,500分以上的学生直接入学。15%的择校分数线为460,460—500的学生需要交1万快钱才能上这个学校。30%的择校分数线为430,430—460的学生需花费2万元才能进入学校学习。而430以下的,没有资格入学(但实际上花钱花多了也是可以的)。
择校分数线是上了这个分数线就可以用钱来买进这间学习,没到这个分数就不可以买!当然那些有权有势的“大人物”除外。择校分数线一般是分阶段的,就是不同的分数段所出的择校费是不一样的。
计划分数线是上了这个分数线就可以进入这间学校。只要你出得起学费就可以了,当然那些特别优秀的人就算出不起学费学校也是收的。
总的来说这两种方法进入学校以后领的毕业证没有任何不同。
择校生就是以较低的分数通过缴纳高额学费进入学校的学生
计划生就是招生计划内的学生(达到计划分数线)
择校分数线比计划分数线稍低,则是择校分数的最低标准
计划分数线是招生计划内按考生比例制定的入学分数
择校生就是以较低的分数通过缴纳高额学费进入学校的学生
计划生就是招生计划内的学生(达到计划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