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我坐在阳台上读完了这本书。可以说,最后我是泪着读完的。
到现在,我看过无数的书,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超出我的想像的。
这是讲一个女生变成女人的故事,更重要的事故事的背景是在战争年代。
斯嘉丽,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抛弃时俗的偏见,跟着自己的步伐走着自己的路。
可是,就是这个人,她有着自私,她有着勇敢,她有着对金钱的渴求,她有着强烈的爱,也有着人心深处怜悯……
她是乱世中的美神,因为一般人都认为乱世中男生的天下,乱世应该是英雄的时代。想一下曹操,风发意气;想一下西楚霸王,金戈铁马……可是,乱世依旧可以造就美人。
斯嘉丽是一个,她坚强地支撑着一切,她的家人,她的陶乐,还有的她的工厂……可是,有许多人无法理解她。可是,就是她,让陶乐的人能吃饱穿暖。
而我依然在这想说一下李清照。说起她,大家肯定会想起她婉约的诗。“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此情可待成追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清照是一个爱国的人,可是她是一个女子,她不能披挂上阵,她能坐的只是呆在家,心系祖国,焦急啊!
好吧,还是说《Gone with the wind》的吧。
我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了解了希礼,那么就不会爱上他;可是如果了解了瑞德,就不会让他离开。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啊。
是啊,不经历分离和死亡,不经历重重逆境,能真正看清人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啊!
而白瑞德,他虽然表面如此放荡,可是他的骨子里呢,有着热血,有着帮助他人的心,有着怜悯,有着仁慈,有着教养……
他用他的全部来爱着斯嘉丽,希望她也能爱他。可是我们主人公,却被希礼这块布蒙住了眼睛。直到媚兰死时,她才真正清醒。
媚兰,她是爱她的。虽然在这以前,她都觉得媚兰是讨厌的,是傻瓜。可是就是在媚兰要去世那里,我哭的是最厉害的。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知道什么人对自己最好呢?
这就是人共通的东西,不知我用“人性”是否得当。可是她认清自己是爱媚兰,同是也爱瑞德时,她希望挽留他,而瑞德一次次受害,现在他已经累了……
虽然米切尔没有把结局写出来,但是我觉得这应该是个悲剧,是爱情的悲剧,也是战争的悲剧。
其实很多人觉得斯嘉丽像自己,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大家都是世上的人,大家虽然有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家庭,可是都是世俗的人。看问题,不免有着相同的方向。
有些人会觉得斯嘉丽非常冷酷,可是殊不知自己也是如此。我就觉得自己是个自私的人。而我的男朋友却像瑞德一样,包容我的迟到,包容我的撒谎,包容我的欺骗,虽然他们都是极讨厌这些东西的。
可我和斯嘉丽都在逼他们走上男人的极限。最后,瑞德要离开。而我的那个他呢,是否也会这样。
这不得不觉醒,当然也希望所以像我,像斯嘉丽一样的。都能珍惜身边的人。
最后,我想说媚兰,是个很好人的,可以说现实生活中不该有这样的人。她是脱离世俗的人,是美化了的人。这样的人,无悔的爱着丈夫,爱着孩子,也爱着斯嘉丽。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请看两首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减字木兰花》)
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急病而亡。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走进她的生活。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随之入狱。由于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犯愁呢?
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有篇更详细的,见 http://koudai.qihoo.com/u/4674347/article_48059143.html
就在刚刚,我坐在阳台上读完了这本书。可以说,最后我是泪着读完的。
到现在,我看过无数的书,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超出我的想像的。
这是讲一个女生变成女人的故事,更重要的事故事的背景是在战争年代。
斯嘉丽,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抛弃时俗的偏见,跟着自己的步伐走着自己的路。
可是,就是这个人,她有着自私,她有着勇敢,她有着对金钱的渴求,她有着强烈的爱,也有着人心深处怜悯……
她是乱世中的美神,因为一般人都认为乱世中男生的天下,乱世应该是英雄的时代。想一下曹操,风发意气;想一下西楚霸王,金戈铁马……可是,乱世依旧可以造就美人。
斯嘉丽是一个,她坚强地支撑着一切,她的家人,她的陶乐,还有的她的工厂……可是,有许多人无法理解她。可是,就是她,让陶乐的人能吃饱穿暖。
而我依然在这想说一下李清照。说起她,大家肯定会想起她婉约的诗。“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此情可待成追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清照是一个爱国的人,可是她是一个女子,她不能披挂上阵,她能坐的只是呆在家,心系祖国,焦急啊!
好吧,还是说《Gone with the wind》的吧。
我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了解了希礼,那么就不会爱上他;可是如果了解了瑞德,就不会让他离开。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啊。
是啊,不经历分离和死亡,不经历重重逆境,能真正看清人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啊!
而白瑞德,他虽然表面如此放荡,可是他的骨子里呢,有着热血,有着帮助他人的心,有着怜悯,有着仁慈,有着教养……
他用他的全部来爱着斯嘉丽,希望她也能爱他。可是我们主人公,却被希礼这块布蒙住了眼睛。直到媚兰死时,她才真正清醒。
媚兰,她是爱她的。虽然在这以前,她都觉得媚兰是讨厌的,是傻瓜。可是就是在媚兰要去世那里,我哭的是最厉害的。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知道什么人对自己最好呢?
这就是人共通的东西,不知我用“人性”是否得当。可是她认清自己是爱媚兰,同是也爱瑞德时,她希望挽留他,而瑞德一次次受害,现在他已经累了……
虽然米切尔没有把结局写出来,但是我觉得这应该是个悲剧,是爱情的悲剧,也是战争的悲剧。
其实很多人觉得斯嘉丽像自己,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大家都是世上的人,大家虽然有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家庭,可是都是世俗的人。看问题,不免有着相同的方向。
有些人会觉得斯嘉丽非常冷酷,可是殊不知自己也是如此。我就觉得自己是个自私的人。而我的男朋友却像瑞德一样,包容我的迟到,包容我的撒谎,包容我的欺骗,虽然他们都是极讨厌这些东西的。
可我和斯嘉丽都在逼他们走上男人的极限。最后,瑞德要离开。而我的那个他呢,是否也会这样。
这不得不觉醒,当然也希望所以像我,像斯嘉丽一样的。都能珍惜身边的人。
最后,我想说媚兰,是个很好人的,可以说现实生活中不该有这样的人。她是脱离世俗的人,是美化了的人。这样的人,无悔的爱着丈夫,爱着孩子,也爱着斯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