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的逻辑思维不好,怎么办?

帮帮忙吧!我很着急呀!
2024-11-16 14:02:3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以多元思考法提高思考能力

所谓“多元思考法”,就是每件事情不要期待只有一种答案,而应多方面思考,创造复数的解决可能性。习惯多元思考法的人,不论面对任何问题都能从不同角度与观点分析,则即使再大的难题,也能找出解决办法。

那么,该如何培养多元思考能力?以下是三个不错的办法。

●提醒自己不可变成“被煮熟的青蛙”

有个童话故事,主角是一只青蛙。这只青蛙不小心掉进火炉上的锅子中,因为水温20度,青蛙觉得很舒服。但慢慢的水温提高,30度、40度渐渐升上去。然而,因为水温变化缓慢,虽然觉得愈来愈热,已经习惯了的青蛙却懒得跳出来。结果,这只青蛙最后被煮熟了。

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其实也有类似状况。一旦适应了,即使环境恶化,也会认为“只要忍一忍就好”。久而久之感觉麻痹,等到问题严重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就已回天乏术。

所以,工作出现警讯时,你必须严格提醒自己,绝对不可变成“被煮熟的青蛙”。

●从不同立场进行思考

一般人其实都有相当固定的思考模式。但事情一固定,就会顾此失彼,失去多元创意的弹性。

想要锻炼多元思考能力的,抛弃过去习惯、换个角度重新思考,是最根本步骤。

●养成边写边思考的习惯

有好想法、好点子时随时记录下来,也是培养多元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

只在脑袋中想像,思考容易偏差、窄化。写下来则可让自己更容易掌握整体图象,发现缺点与不足之处。

2.提高逻辑思考能力

所谓“思考论理能力”,简单讲就是面对问题时不可一相情愿地埋头苦干。

至于具体的论理思考训练法,则有三种——“由宏观到微观”、“MECE”、“逻辑树状图”。

●“由宏观到微观”思考法

所谓“瞎子摸象”,指没办法整体掌握事情轮廓,只好以偏盖全地错误想像。

●MECE思考法

养成“由宏观到微观”的思考习惯之后,不妨进一步学习“MECE”思考模式。简单讲,所谓“MECE”就是,处理事情能够毫无遗漏、毫无重复。有“遗漏”就会错失机会;“重复”则白白浪费力气。

●使用逻辑树状图

“逻辑树状图”可说是逻辑思考方法的集大成。其特点主要是能有效处理事情的“大小关系”、“因果关系”与“阶层关系”。

3.提高创造思考能力

点子不多、思考能力不强的人在企业界很容易被淘汰。如何提升自己的创造与思考能力呢?以下是三种不错的做法。

●经常脑力激荡

一般人之所以点子不够多,主要是受“常识”与“成见”不当影响。而破除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活用“脑力激荡”。

许多企业喜欢用脑力激荡方式,推出新的工作方案,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进行脑力激荡时必须:一、就让各种点子尽量跑出来,二、模仿“接龙”方式,局部改良别人点子,形成新的创意。比如,讨论“空罐子的使用方式”这个课题时,有人说用来“装水”、当作茶杯。此时就可从“装”这个字延伸想到不只“装水”,也可“装土”,也就是当作盆栽。然后同样的道理,也能用来装烟灰,变成“烟灰缸”……可能性其实是无限的。

●点子一出来,就加以整理

根据研究,思考新点子,可让右脑活性化;整理点子的过程属于论理,则能促进左脑活泼。因此,想出点子之后加以整理,即可同时训练左脑与右脑。

更何况,点子必须经过评量以及其他人的考验。如果没有记录、整理,便会失去接受考验的机会。这样的点子通常用处不高。

●进行“重点化”与“分类”

活用点子,一定要经过“重点化”与“分类化”过程。

“重点化”方面,首先应区别“有用的点子”和“没用的点子”,并且将各种点子排定优先顺位,最有用的先挑出来。

其次,“分类”必须把性质类似的点子放在一起,如此才能清楚呈现点子的特色。

脑力激荡是否一定要聚集许多人在一起才能操作?其实不然,即使一个人也能达成脑力激荡的效果。

当然,一个人进行脑力激荡,难度较高。所以必须养成习惯,比如,不妨每天用5分钟练习脑力激荡思考法,针对一个主题,3分钟之内想出20个解决办法,5分钟之内想出30个解决途径等等。总而言之,养成脑力激荡的习惯,思考与创造能力自然一级棒

回答2:

一、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需在兴趣盎然的思维过程中去培养。教师教学时可多提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精心设计一些竞赛性的练习题,使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思索,寓思维训练于游戏之中。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一上课便对学生说:“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只要你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可以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因为想难倒老师,说的数都比较大,结果老师不但说的对而且快,惊叹之余,学生急于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学习。再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出示“ + = , + = ”问,这些题目做得对吗?谁能说出它“病在哪里”?请你来当个小医生给它医好。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倍增,积极性很高,实际上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二、 讲清概念,建立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抽象逻辑思维是指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进行合乎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由于小学生语言区域狭窄,更缺乏数学语言,而他们的思维活动对语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教学,讲清每个概念,每个算理。如复习几何平面图形时,采用钉子板教具来展示已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不时变换,加深对平面图形间相互联系及图形本质的认识,当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时就变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四个角变成直角时就变成长方形;当长方形的长、宽相等时就变成正方形;如果四边形变成一组对边平行时就成梯形;变动梯形的两腰使其相等就是等腰梯形,使一腰与底边垂直时就成直角梯形;当梯形的上底变成点时就成为三角形。如下图: 两组对 四个 四条边边平行 直角 相等 两腰一组对边 相等 平行 一腰与 底垂直通过几何图形的边角变化,把已学过的所有四边形知识进行归纳,形成四边形的知识网络,揭示了图形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关系,既加深了对图形本质属性的认识,又能区分图形间的异同。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图形的特点,形成思维全过程的整体性。三、 加强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了发展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解题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应该重视自编题及一题多解的训练。自编应用题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数量关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还要考虑到思维的灵活性,编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的过程,一题多解的练习,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解决应用题:五(1)班共有学生54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教师可启发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找出条件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几种解法:解一:按比例分配解5+4=9 女生:54× =30(人)男生:54× =24(人);解二:按归一法解男生:54÷(4+5)×4=30(人)女生:54÷(4+5)×5=30(人)解三:按和倍问题方法解5÷4=1.25 男生:54÷(1+1.25)=24(人)女生:24×1.25=30(人)解五:按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4÷5=80% 女生:54÷(1+80%)=30(人)男生:30×80%=24(人)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用不同的知识去剖析数量关系,纵横沟通,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寻求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求异中创新。四、教会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无矛盾性。必须严格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教学中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会学生有条不紊、有根有据地说出思考的过程,解题的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比如教学高年级应用题时,我们指导学生掌握如下的解题思路。求什么——书上找出问题。要什么——找准两个基本条件,列出基本数量关系式。缺什么——未知条件。怎么解——确定解题思路,解题步骤。

回答3:

可以通过做题来训练(只能这样咯)我们的数学老师说过——不是聪明的人数学学得好,而应该说学好数学能变得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