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见”字
1、名词,读(jiàn)。相当于“见解”、“看法”。
例: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失街亭》
2、形容词,读(jiàn),旧读(xiàn),有“现成的”意思。
例:良田渐废,见谷日少。 《三国志 孙休传》
3、动词,读(jiàn)。因文释义,可释为现代汉语的“召见”、“接见”、“请见”、“往见”、 “看见”、 “遇见”、“见过”、“看到”、“看”等。
例:于是入朝见(请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秦王坐章台见(接见)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动词,读(xiàn),同“现”,相当于“现露”、“表现”等。
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
靡不毕见 《屈原列传》
5、副词,
(一)时间副词,读(xiàn),相当于“现在”。
例:姓蒋,名干,字子翼,见为帐下幕宾。 《群英会》
(二)范围副词,读(jiàn)有称代作用,但只限于称代第一人称。
例: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来时,府吏见丁宁。 《孔雀东南飞》
6、助动词(能愿动词),读(jiàn),用于动作行为发于他人而及于自身。可译为“被”、“受”、“得到”等。有时与“于”配合作“见……于”,“见”表示被动,“于”字只是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而已。这里的“见”虽可译为“被”,但与现代汉语的介词“被”不同。现代汉语的介词“被”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果“被”没有主动者,可理解为省略了主动者。然而古汉语中助动词“被”加在它动词之前,只表示它动词的被动性。“见”后不能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果需要主动者出现,必须用“于”字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引进。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代汉语中,见字常见的两个意思是:
1、动词,看见、看到。例如: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歧王宅里寻常见。——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悲独见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文。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另一个系统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我们熟悉的“三言两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都属这一系统。
①<动>看;看到。《齐桓晋文之事》:“~牛未~羊也。”
②<动>遇见;碰见。《回乡偶书》:“儿童相~不相识。”
③<动>见面;会面。《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
④<动>拜见;谒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威王。”
⑤<动>召见;接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相如。”
⑥<动>知道;懂得。《示儿》:“乃翁~事可怜迟。”
⑦<动>听见;听到。《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哭声。”
⑧<名>见解;见识。《晋书?王浑传》:“敢陈愚~。”
⑨<副>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屈原列传》:“信而~疑,忠而被谤。”
⑩<副>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孔雀东南飞》:“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
xiàn
①<动>同“现”,出现;显现。《毛遂自荐》:“锥之处囊中,其未立~。”
②<动使动>使……拜见。《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其二子焉。”
不能随便读,要分语境的,大部分度JIAN
一、做动词讲:看见
二、表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