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品 唐朝的“正一品”官职包括——
1、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已上职事官。
2、王。
3、爵。
4、天策上将。
其中: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称为“三师”,并列正一品。最有地位的官职,没有实际职务权利,德高望重可晋升此职务,此职务可以空缺。
太尉、司徒、司空各一员,称为“三公”,并列正一品。最有权势的官职,没有不管的,祭祀、文、武、钱、粮等等一应俱“管”,连皇上家里面的家长里短琐碎小事,都可以“管”,连皇上搞对象他们也可以“管”,拆台、说和他们都干。
已上职事官,就是做过这样的官的人,并列正一品。
以上人员称为——“三师三公”。
天策上将是武德年间设置,后来取消,是一个无实际工作的称号。
[此处再更正,原来是“天策上将是武则天设置”出大错了,修改后如上,武德是李渊的年号]
王、爵代表的是贵族称号,也没有实际工作。王、爵是通用称号,一般正一品王就称为“亲王”,王、爵都有特别的名字,同一个名字一直使用,但是还是有晋升、降级,所以一般都称呼实际的“封号”,比如李世民的儿子李泰就是“魏王”,在加封、晋升、降级的时候都会公布他们的品秩,平时就用“封号”来代替。
这里面,亲王见“三师三公”必须要拜,这就是“上下”,太子是亲王也一样。
另外三师是“训导天子”的人,他们连皇上都教训,还有谁敢在他们面前无礼,见面无论如何要“拜”。拜不是下跪,就是点个头拱手致敬。
磕头是清朝的礼仪,清朝之前只有罪犯下跪“咚咚”磕头,“拜”的含义是“双手”,就是双手在胸前合拢,然后,级别差不多的目视对方前胸,如果级别比对方低那就头低一下,级别低的多的,头要低到手的位置,就是胸前称为“空首”。古代的“跪”就是坐,没有屈服的含义,现在古装电视剧大都是胡说八道。古代是“顿首”“稽首”“空首”“拜”。
要特别注意区别“正一品”和“从一品”,有些名称会搞混。下面是从一品:
1、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
2、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已上职事官。
3、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4、嗣王、郡王、国公。
5、爵。
从“从一品”开始分成“文、武”,注意前面说了,“勋官”最高就是“正二品”。
古代见皇上,最多是“稽首”就是头要向下,快到腹部的时候抬起来,一定不能触地,古代都是坐着行礼,坐就是跪,和今天的“下跪完全不同”,过去是先跪坐聊天,然后皇上来了,顺势就低个头,那就算行大礼了。只有极少数是“顿首”,就是头触地,但是可不能出声音,而且马上要抬头,不能低着不抬头,因为马上还要“拜”两下,这就是“顿首再拜”。
“顿首”“稽首”“空首”“拜”不分“站立”和“跪坐”,日本人90度鞠躬就是“稽首”,日本人45度鞠躬就是“空首”。
一楼的说法有误导之嫌。侯爵不是一个官职,所以单纯受封侯爵的人没有品级。它只是一种类似于现在官员待遇级别的荣誉性封号,或者说是爵位。也就是说,在实封的前提下,郡侯可以食禄这个郡的多少多少人的赋税;县侯可以食禄这个县的多少多少人的赋税。封侯和其他由皇帝赐予的爵位一样,通常都是给有功之臣及其后人的,作用是在其官职应得的俸禄之外,在奖赏性的使其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能获此殊荣的人通常官职是比较高的,因为在唐朝,皇帝所册封爵位的通常是朝堂之上的大臣或是封疆大吏。在唐朝,爵位分为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十一个级别。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侯、××县开国子。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这样看,就能理解二楼所说的郡侯6等,县侯8等了。但是二楼所说也有混淆视听之嫌,实际这里的6等和8等并非品级,即是说并非郡侯是6品,县侯是8品,品级和爵位的等级是2给不同的概念。所以综上所述,楼主你所提的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侯爵没有品级,只是受封侯爵的人,通常是担任了具体职务的,所以才会让你把爵位和品级混淆。如果非要问一般担任侯爵的人品级是多少,那我只能笼统地回答,大约是从三品以上的官吏,一般才会受封侯爵。强调一下,这只是说一般情况下,侯爵受封者都是正一品到从三品的高官,但是在中唐和晚唐动乱时期或者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会有无官者或是从三品以下官员受封的记录,这就不一而足了。谢谢!
爵位和品阶是俩类 所以侯爵没有品级 只有等级 一般分郡侯县侯 唐朝
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侯、××县开国子。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后改为领取俸禄)。 希望对你有帮助
郡侯 六等县侯 八等
唐朝没有郡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