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是鸡群发挥生产性能的基础,优质、全面、合理的饲料往往能发挥鸡群最大生产潜能,使鸡群高产、稳产,然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因为饲料成本占了养殖成本的70%-75%左右,使得养殖户往往仅局限于饲料的成本,不重视饲料质量,例如当玉米的价格为0.51元/斤,部分地区的饲料价格却只有0.51-0.52元/斤,可见饲料品质如何?饲养户饲喂时,只鸡日耗料达到135克左右,而在正常的营养范围内只鸡日耗料仅为110克左右,以正常营养范围饲料价格0.60元/斤计算,1000只鸡日采食量低价格饲料反而增加了5.7元,年相差2080元,实际上使用品质差的饲料投人产出比反而比优质饲料更低,同时在这些低品质的饲料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杂粕,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和一些致病因子将会大大的降低饲料的可利用的营养水平和导致机体紊乱、感染病毒,从而降低了鸡群的产蛋性能和增加了鸡群的死亡率,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请问:杂料用多了对蛋鸡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只要原料选择得当,产品成本价格再低也是可能的。
要综合考虑蛋鸡高峰维持时间、死淘率、蛋鸡淘汰体重等综合评价!
最近,Mavromichalis等(1999)报道了有关在肥育猪后期日粮中不加维生素和或微量元素预混料的影响。结果(表5)表明,当饲喂典型玉米豆粕日粮时,体重86 ~116kg(或大约上市前30天)肥育猪不需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肌肉质量和适口性都没有因不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下降。这表明体内贮存和由天然饲料提供的养分能充分满足肥育后期最大生长的需要。进而,在同一时期,也没有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补充导致健康状况和整个免疫系统机能下降(表6)。然而,应该指出的是用于这些试验的猪的健康状况良好。 其它前面的报道与以上报道结果相一致。Patience和Gillis(1995;表7)报道,屠宰前3或5周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无影响(80kg)。在另一个研究中,Patience和Gillis(1996;表8)也报道,在上市前最后35天不补充维生素或提供3倍需要量对肥育猪生产性能无影响(80kg)。然而,与饲喂对照日粮猪相比,饲喂不补充维生素日粮猪组织中硫胺素的浓度下降,而脂肪浓度则增加。组织中核黄素、尼克酸、泛酸的浓度不受日粮类型的影响。商业性研究(Edmonds和Arentson,1999)也表明,屠宰前6周撤消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对生产性能无影响,即使猪暴 5 露于混群应急状态下,也不受影响。然而,当日粮中不添加VE 6周后,可食肉中VE浓度降低。 最近,Dritz等(1999)报道,给体重45~120kg生长猪饲喂高含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没有益处。这与Kim等(1997)的报道结果相一致。Kim等(1997)指出,为了获得最大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体重70~112kg的生长猪不需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