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头。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古人说的文章的“凤头赢得百媚生”就含有这个意思。中考作文由于受时间和篇幅限制,开头好不好,更直接影响到全文的得分。这里,笔者就中考叙事类作文开头写法谈几点看法。
设置一个环境——让阅卷老师步入你的世界
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环境从宏观上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丰富多彩的:狂风暴雨、严冬酷暑、春花秋月、明月寒星、白昼黑夜等无一不属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时代背景,即特定条件下的阶级和政治斗争以及社会氛围和风尚等。作文中恰当地进行环境描写,对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思想、突出文章中心具有很大作用。
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换言之,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周围的环境,人就失去了活动的依附;事情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了特定的时间、地点,事情就成了空中楼阁;写人叙事,如果没有环境描写,作者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写作目的,读者则很难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环境描写中,要注意描写适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文章中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之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营造一种氛围——让阅卷老师感受你的思想
设置好环境后,必须营造一种氛围,让阅卷老师感受你的思想,明白你要表达的主题。
《诗经·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头就为下文写人物的爱情营造了极好的氛围,这是古人的写作方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写作方法。笔者看来,这就是营造一种氛围。
又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开头先写早上的憋闷酷热,次写街上景物人们的反应,最后写中午阳光的暴烈。有概写,有细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静景,有动景;有声,有色,有味,从多方面多角度细致地渲染了天气的极度炎热。为人物出场营造氛围,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事中人物同情的思想。
因此,文章在开头就有一个明确的主旨氛围,或是轻松愉悦,或是兴奋激昂,或是冷峻深沉,或是迷惑惆怅……将会呈现一幅清晰的画面,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采用适宜修辞——让阅卷老师领略你的风采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想的花朵,中考作文在追求立意新颖的同时,也必须追求语言的新鲜。如果能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装点,那么文章语言就可以出新出奇增色添彩。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对偶,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排比,结构紧凑,语气强劲;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语气强烈,激发感情;反复,分清层次,增强旋律;夸张,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拟人,增添趣味,富有情感;双关,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例如,“闹钟就像一阵风,把我的梦吹散了”,“门被猛地关上了,痛苦地呻吟着”。
若在中考作文开头采用适宜的修辞,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那文章就有一个极高的印象分了。
巧妙引用名言、俗语等——让阅卷老师感知你的学识
作文中引用格言名句,就像一个人穿上了名贵华丽的衣服,光彩照人,增加文采,让人读后获得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共鸣。古诗文中,能引用叙事类文章的诗句就很多。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可以说,名言警句是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宝藏中的一掬,因其精辟、生动而百口交诵,千古流传,中考作文时,引用它可为自己的文章增厚度添光彩。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精心地料理经典,是克服学生作文“平面”、“干涩”等弊病的一条便捷之路。可以使我们“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借助他们的智慧造就优美的辞章,使阅卷老师颔首、默叹、赞许。
此外,别落下一个“我”,让阅卷老师聆听你的声音。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有我之境”开端别开生面,先声夺人。故事的情感都由人来定夺,“我”是文章的主宰。请考生别忘了“我”的存在,世界因我而精彩。
感慨..总结来总结去,感慨深的话估计老师都会被你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