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一词的出处是那里?是怎么解释的?

2024-12-17 20:22:2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天堂有三种含义,以下,是三种释义的出处。最早应该是在唐朝慧能的 《坛经》上出现“天堂”一词。

1、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跟“地狱”相对。

【出处】:《宋书·夷蛮传·天竺婆黎国》:“叙地狱则民惧其罪,敷天堂则物欢其福。” 唐 慧能 《坛经》:“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 元 李翀 《日闻录》:“为祸福於冥冥,使有罪者出之地狱,置之天堂也。”

2、常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出处】: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你孩儿心顺处便是天堂。” 清 薛福成 《天堂地狱说》:“夫诗书之味,山水之娱,妙景良辰,赏心乐事,皆天堂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二:“你娘讲的对,从前过的是地狱生活,现在好比进了天堂。”

3、指额头。

【出处】:宋 周密《齐东野语·徐谓礼相术》:“[ 贾似道 ]驰马出游湖山……有布裘道者瞪视曰:‘官人可自爱重,将来功名不在 韩魏公 下。’ 贾 意其见侮,不顾而去。既而醉博平康,至於破面。他日复遇道者,顿足惊叹曰:‘可惜!可惜!天堂已破,必不能令终矣。’其后悉验。”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他用手摸一摸娃娃的天堂,烧得怕人。”

以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2:

最早出于宋书
《宋书·夷蛮传·天竺婆黎国》:“叙地狱则民惧其罪,敷天堂则物欢其福。” 唐惠能 《坛经》:“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 元李翀《日闻录》:“为祸福于冥冥,使有罪者出之地狱,置之天堂也。”

天堂
①字面意思即天上的国度,很多宗教和心灵哲学认为人死后的生命形式将存在的处所。天堂是永恒世界(灵界里)里至高的居所,是圣洁的。也是人们所盼望的灵魂永远归宿的地方。中外均有这种说法。
②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释意编辑
1、宗教意义上的美好世界,跟“地狱”相对。
基督教《圣经》中,指的是:神的国或天国中,具体的一个地方。认罪悔改,遵守神诫命的人,死后可以去的地方。
【来9:24】因为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神面前;
  【彼前3:22】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他。[1]
2、《宋书·夷蛮传·天竺婆黎国》:“叙地狱则民惧其罪,敷天堂则物欢其福。” 唐惠能 《坛经》:“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 元李翀《日闻录》:“为祸福于冥冥,使有罪者出之地狱,置之天堂也。”
3、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元王实甫 《破窑记》第一折:“你孩儿心顺处便是天堂。” 清薛福成《天堂地狱说》:“夫诗书之味,山水之娱,妙景良辰,赏心乐事,皆天堂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二:“你娘讲的对,从前过的是地狱生活,现在好比进了天堂。”
4、指人体的额头。〈方〉 英译:[forehead]。
宋周密 《齐东野语·徐谓礼相术》:“[贾似道]驰马出游湖山……有布裘道者瞪视曰:‘官人可自爱重,将来功名不在韩魏公下。’ 贾意其见侮,不顾而去。既而醉博平康,至于破面。他日复遇道者,顿足惊叹曰:‘可惜!可惜!天堂已破,必不能令终矣。’其后悉验。” 欧阳山《高干大》第一章:“他用手摸一摸娃娃的天堂,烧得怕人。”

回答3:

天堂一词的出处就如人一词一样,谁能告诉我们人的出处是什么吗?可以肯定地说不能,想必在有了人类之后,面对死亡时,人们就想到了人死后去哪里,能去哪里呢?好人去天堂,坏人去地狱,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自然记载不下来是谁首先说的,一句话,找到出处,难!

回答4:

“天堂”一词出自《圣经》
解释:基督教指正直者死后的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
死后进天堂。

回答5:

希腊原文:Basileia——天堂是舶来品。不是说中国古文里发明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