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辉 关于威海如何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个问题,威海全市上下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威海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必须放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坐标系中统筹考虑,主动与周边城市搞好对接互动,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设施共用、产业衔接,努力形成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局面。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对接。按照交通先行的要求,加强交通网络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协调衔接,加快构筑海陆空区域协调发展的运输体系,实现与青岛、烟台、潍坊等城市的交通联网。铁路、公路、机场、港口都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准备开工建设。日前,青荣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完成,山东省内首条城际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拉开建设序幕。据了解,该项目完工后,威海至青岛旅行时间由现在的 4.3小时缩短为1.5小时,青烟威将成为“1小时经济圈”; 二是强化产业对接。按照“互补共建、配套发展、错位竞争”的原则,加强产业分工合作,积极搞好配套服务和产业衔接,实现产业接轨、借力发展。在工业上,围绕青岛的优势产业,引导本市企业以上游产品配套、下游产品深度开发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配套生产,实现借梯登高,成为半岛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在旅游上,搞好旅游资源、旅游线路的整合、对接和延伸,加强与青岛、烟台在旅游领域的合作,联手打造青烟威黄金旅游线,推动半岛地区“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在物流上,依托威海港与青岛港合资经营的威海港集装箱码头项目,实现两港之间的强强联合,推进威海临港物流业发展,加速与周边临海城市物流网络对接。 三是强化科技和人才对接。在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周边高校签订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威海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大联合攻关、委托攻关、引进成果力度;利用济青等地的高校资源优势,建立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机制、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和人才服务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