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使用微博的几条建议

2024-12-17 12:30: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论坛的主题是“微博时代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近200位来自中央机关和地方党政部门的相关领导与会,就网络问政与舆情监测工作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进行探讨。其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谈到领导干部开微博时说: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异军突起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而对网络问政日益重视的政府机构和官员也丝毫不显落伍,许多机构和官员第一时间进驻微博,尝鲜网络官民互动新模式。在官员微博中角色定位是一个难点,微博中的官员往往不得不面临职务角色与个人身份转换的一个纠结。官员与普通民众话语表达空间自由度的差异,一时间也难以收方自如。由于党政机关和官员在微博上有较强的渗透意义,渗透着党和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走向,不当的信息发布可能会产生公众对政府及官员的信任危机,因此党政机关和官员使用微博应该比普通网民更加慎重。为此,对官员使用微博提出七点建议:第一,坦诚面对网民的质疑和批评。1、互联网填平了现实生活中身份、地位的差别。2、不要关闭微博的评论功能,不要轻易删除网友的评论。3、不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一边倒的正面评论。很多机关特别热衷于组织自己的工作人员,发放大量的非常一边倒性质的评论,其实从网民的感官上来讲是比较负面的,可能会激起网民的负面情绪。第二,要慎重处理网民对现实问题的诉求。微博不可能取代信访。这样既不符合规定,也不具有操作性。对于网友的个性化的一个利益诉求,首先的态度应该是倾听,并告知利益表达和维权的现实操作程序。比如说在微博中对相关机构的职能、联系方式和办事流程予以公布,使那些需要反映问题的网友,能够更便捷的去有关传动渠道去反映问题。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告诉网友,我们的微博不是完全等于政府网站,现实问题可以在网上反映,但最终解决还是要到现实中去解决。第三,希望党政机关和官员微博积极面对网络举报。网络举报是民众对政府的善意期待。对于党政机关预防腐败有一定的作用。相对于在公共社区和个人空间进行报料,我们认为通过党政机关举报是非常重要的。引导网友尽量通过网下渠道举报。网络举报往往数量众多,党政机关和官员的微博管理者,没有足够的力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整理,更没有时间进行一一的回复。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积极回应,还应引导通过线下的渠道回报。第四,提升与网友沟通的技巧。尽量改变官方话语体系。要重视发言的语气、措词,少说空话、套话才能赢得网民的好感,起到引导的作用。每条微博做到“逻辑自治”。微博一般情况下只有140个字符,非常简单,其传播呈现一种碎片化的特点,政府官员一定要注意每条微博尽量能够组织相对全面的观点,自成一体,以防止因为语言断片、残缺引起网民的误解。避免与网友激烈争辩。党政机关和官员微博首先要尽量与网友进行激烈争吵,当发现有些问题无法讲清我们建议要主动休战,和解,求同存异。第五,在突发事件中用好微博。开设微博既是一个日常信息沟通的渠道,它的更大的突出作用表现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如何进行积极的应对。微博是新闻发布会的补充。微博以高效的传播方式把信息快速传播开。党政机关和政府微博要善于利用微博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公布消息,使谣言没有发展空间。速度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进展——这个是我们长期以来推广的一个观念,也得到很多党政机关和领导的一个共识。在突发事件中不但要求信息发布快,还要求精准,因此我们要提倡谨慎发言,在事实、意见清晰后,再发布于本机构职能相关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微博客的特点,又避免因为不当言词造成的损害。速度报事实、再报进展,这样的传播原则同样应用于为博客。第六,处理好个人和公职身份间的关系。党政机关开通微博时要明确界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区分个人微博和公职身份微博,官方微博我们提倡尽量避免发布与其身份不恰当的过于个性化的观点,特别注意不要挑战政治伦理道德底线。第七,微博“关注”和“删贴”要谨慎。微博“关注”要谨慎。微博使用是一种透明化的行为,微博关注都会留下痕迹,微博加关注和删帖都要谨慎。及时删除广告贴和违法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