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反映陶渊明特点的诗

要具体的,最好可以概括陶渊明的特点
2024-12-28 21:02: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陶渊明诗歌特色浅析- -

[img] http://www.16play.com/album/images/2005-10-06/10007033.jpg[/img] 文/李文彬

陶渊明(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宋时期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辞赋3篇,散文8篇,而其诗成就最为突出。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贡献甚大。

然而,由于陶身处晋宋门阀专权、浮靡文风盛行之际,其诗并不受重视。直到梁代萧统《陶渊明集》问世,人们才开始重视陶的文学创作;唐代时,陶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普遍承认;宋、清两代则出现了研究陶诗的两次高潮。严羽《沧浪诗话》称:“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朱熹《朱子语录》也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我们认为:仅仅用“平淡”、“自然”来评价陶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去探究、去挖掘,逐步发现陶诗的真正艺术特色。

一 “质而实猗,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

晋宋之际正处文风之变,时尚以繁富促密为贵,而陶诗却追求恬淡自然。“陶诗平淡,出于自然”。“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其一),在别人看来,诗中的景物是平淡的,然而在诗人看来,这些田园景物是真实的、自然的,不知要胜过那官场的华美多少倍。因而,陶诗中我们找不到华美富丽的色彩、丝竹管弦的聒噪,更没有人工修饰雕琢的精致,有的只是平平淡淡、自自然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相见无尘杂,但道桑麻长”,榆柳、桃李、种豆、桑麻以及狗吠、鸡鸣等普通的田园景物以及田间劳作、邻里往来等平凡的日常农村生活,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出现在文人的诗作中,陶无愧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

1.纯取白描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勾勒而不加色彩渲染。作为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即不加色彩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词藻,……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毕肖。”(《语文知识词典》第10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陶正是一个善用白描写意的高手。他的诗以自然取胜,他写诗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但却能粗粗几笔,勾勒出景物的神韵,还能于平淡中引发人丰富的联想。比如《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诗中抓取了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炊烟等几种常见的农村田园风物,然而所有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却构成了饶有意趣的田园: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使人仿佛听到了深巷中的犬吠,树头上的鸡啼……。这里的田园是宁静安谧的,淳朴自然的,在这里诗人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安宁。

2.语言平淡、平中有奇

凭陶的艺术修养,他并非没有绮靡的才华,然而,他那率真耿介的性情、“抱朴含真” (《劝农》)的追求以及对虚浮污浊官场的厌恶,决定了他不可能也绝不会去刻意推敲、修炼其诗歌语言。不仅如此,陶还尽力避开华美的词藻,挑选通俗平淡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群众语言。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更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与其理想追求表里如一。比如:“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等,这样的词句从表面看确实平淡、干枯,然细细琢磨一下,这不正是乡间农民淳朴、自然的日常道白吗?这不正与诗人的追求相谐吗? 再如《癸卯岁二月中作从弟敬远》中写冬雪:“倾身无希声,在目皓且白。”寥寥数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以及出乎意外见到大雪时的惊喜之情。正如苏东坡所言“渊明诗初看散漫,熟看有奇句。”

二 景为情设,情景交融

打开古今中外的文学宝库,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几乎篇篇离不开情与景。作品中的景物因情感的不同而不同,随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情与景融为一体,令人难解难分。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诗歌,其篇幅短小,容量有限。文字的限制加大了抒情的难度,这就要求作者惜墨如金,字字珠玑,赋予有限的景物以丰富的内涵,使它协助诗人“言志”。

1·抒发了诗人对黑暗官场和污浊现实的憎恨,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向往。陶一生几次出仕,多年为官,对东晋末年动乱时代的战乱,篡权,阴谋,危机司空见惯,对官场的虚伪,欺诈,互相倾轧深恶痛绝。周旋于险恶的官场如履薄冰,使他心力交瘁。所以诗人一心要摆脱政治漩涡,过一种淳朴宁静,轻松愉快,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归园田居》之一中,诗人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将观者比作“羁鸟”“池鱼”,将自己向往的田园比作“旧林”“故渊”爱憎分明,一目了然。由于诗人向往宁静淡泊的生活,所以诗中的景物大多悠然自得,整齐有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将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与尔虞我诈的官场相对立,抒发了自己脱离黑暗,重返净土时的欢乐心情。在诗人心中,村中的几缕炊烟,几声鸡鸣狗吠,都能使他产生“复得返自然”的喜悦。至于采菊时物我两忘的境界,更令后人神往。陶笔下的田园生活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与当时血腥的官场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既是诗人对当时现实的严厉批判,也寄托了诗人美好的理想。正因如此,这些意象才显得更加完美,生动。

2·表现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陶有高洁的人格,正直的心灵。他的诗中不少景物都表现了诗人高远的理想和志趣。《和郭主薄》其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不愿同流合污的人格象征。《咏贫士》其一“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间余晖?”这朵晴空漂浮的孤云,孤独无依,无声无息的消失,但它要远离尘埃,永远保持自由和高洁。诗人晚年受到饥饿寒冷的威胁,常靠朋友邻里的周济度日,有时不免外出乞食。但即使这样的艰难竭蹶之中,他也“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丝毫没有改变素志。

3·反映乡居生活的充实,愉悦。对一个“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人来说,最大的乐事莫过于解脱。陶的不少诗篇都反映出乡居生活的感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归隐后的诗人,农忙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农闲时“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有时与邻里开怀宴饮,“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有时与朋友谈心赏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心的是“桑麻长”,担忧的是“霜蔽至”。充实,丰富,美好的农村生活给了诗人巨大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是他赞美田园生活的动因,也是他的诗歌留传后世的原因所在。

4·寄寓着诗人的爱国热情与除暴之心。鲁迅说过“陶渊明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诗人自小受到儒家思想的传统教育,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对官场勾心斗角的黑暗现实极为不满,认为篡权更是大逆不道,应共讨之,共诛之。但他一介书生,只能用笔来谴责恶势力,声讨叛臣逆子,为抒发内心强烈的爱国之情与除暴之心,他在诗中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咏荆轲》中“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不惜牺牲生命勇于除暴的义士荆轲,《读山海经》其十中“衔微木”立誓填平浩瀚大海的精卫,这些形象都表现了诗人嫉恶如仇的品质,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

三 情趣与理趣的统一

陶诗不仅富有情趣,也富有理趣。诗人常常在写景抒情的同时,用朴素的语言阐释其对人生的感悟,给读者以心灵的启迪。“常爱陶彭泽,文思何其玄”(白居易语)。而与玄言诗相比较,陶诗素淡而意蕴深远。如:“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陶诗以景象为依托,以真情为基础,自然而然阐发老庄,议论玄理,或情随景深,或寓理于情,真正做到了景、情、理的融合统一。诗人只将其作为与自然的融合,所以才能超越自我,皈依自然,达到“无我之境”。(见王国维《人间词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多么富有哲理的格言。

[img] http://hk.netsh.com/eden/img/upload/20041211/18382124576.jpg[/img]

四 人与自然的和谐

陶渊明现存全部诗歌大约一百二十余首,其中三十首左右的田园诗是陶诗的精华所在,前人评价这些作品,常常冠之以“平淡”、“自然”等褒扬之词,例如宋人杨时认为:“陶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宋)杨 时.龟山先生语录:卷一)明胡应麟称其诗为“开千古平流之宗” ((明)胡应麟.诗薮)清人沈德潜也说“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 ((清)沈德潜.古诗源)他们都指出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冲和、自然淳厚的审美特色。

第一,宁静平和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淡泊的情怀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陶渊明的田园诗展现的乡村风光是平常的、宁静的、和谐的,无论是榆柳桃李,抑或豆苗桑麻,均是农村常见的景物;无论是鸡鸣狗吠,抑或鸟飞泉流,都呈现着正常的运动状态。陶渊明在表现田园生活时,刻意突出了那种没有尘世喧嚣和官场争斗的宁静与平和,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由于他坚信自己选择归隐的正确性,满意田园生活的自由与适性,所以有意识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实景来表情达意,而且善于从景物的常态中发掘出诗意。归隐以后的陶渊明,其心态从总体上讲是平和安宁的,对此,已有学者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的遭遇无论是穷还是达,是成还是败,陶渊明都没有显露出相应的大喜与大悲,见不到他剧烈的心灵骚动。从诗人应世观物的情感态度、内在的心境到诗歌的语言、音调、节奏,无一不烙下他相同的体验方式的印记:恬静、冲和、节制。” (戴建业.澄明之境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二,率意而出的表现方式。这同样是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境界在诗歌创作中的自然表现。陶渊明以一种十分真实、自然的态度表现着自己的生活,抒写着自己的情怀,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这既指为人,也指写诗。

鲁迅先生在他那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分析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他说:“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写诗也如他的为人,十分率真,从不掩饰内心的喜怒哀乐,不刻意追求某种预定的效果,读者在诗中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陶渊明。在田园诗中,人们既可以看到诗人归隐后的闲适,例如“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簿二首》其一),也能够了解到他“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的生活困境,陶渊明的心灵之门始终是向读者敞开的。张戒《岁寒堂诗话》评陶诗曰:“后人咏田园诗,虽极工巧,终莫能及”,这种后人莫能及的诗歌境界正是在陶渊明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回答2: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最能体现他的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